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云南艺术学院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1-04-15来源:佚名

    2011年4月2日下午,云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座谈会在呈贡新校区综合楼301召开。会议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付梅主持。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潘红出席会议并做总结性发言,教务处郭浩处长、设计学院陈劲松院长、音乐学院李建英副院长、舞蹈学院徐梅副院长、文华学院廖开副院长和美术学院、科研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及云南日报记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我院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教学单位、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我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我院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做面向社会的更多更广的宣传。
    会议以座谈的形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等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与交流。
    首先由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就民族文化如何传承,为云南民间文化的应用等相关“走出去”与“请进来”话题根据设计学院实际工作与教学情况做出的成绩一一说明。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之一的设计学院距今已经举行了八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设计课堂”活动,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学院创意与传承人的传统手艺相结合进入校地合作的市场运作等方面,设计学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学院教务处处长郭浩从学院“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学院以办学特色立足,目前办学理念与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的优势。作为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在课程设置的管理方面,注重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在精品课程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等教学质量工程方面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舞蹈学院徐梅副院长在座谈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一方面引导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近年来舞蹈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为龙头,带动了整体的研究,从实践的表现上升到了理论的研究,实现了质的转变。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华学院、科研处也从各自的角度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一主题开办的课程、展开的研究等相关活动进行了深入阐述,与会者纷纷做了热情洋溢的讨论,从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看法。
    最后,潘红副院长做会议总结性发言,说明了“非遗”工作不是单方面的,而应该双管齐下,要更全面的加强“遗”与“产”的综合协调工作,并注重将其成果转化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并对今后的“非遗”相关工作提出了指导和展望,对我院今后对于“非遗”相关的实践与教学工作的布置与开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各位到会的老师对此表示了一致的认同。
    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弥补了过去我院少数民族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的队伍分散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学院、民研所等不同教学、研究单位,教师多以个人的学术兴趣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不同门类艺术的研究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研究方向的凝炼和研究团队的建设上没有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优势的总体缺陷。各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该加强学院层面的资源整合。
    总的来说,云南艺术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课程为基础、学科专业为保障、创作展演及理论研究为支撑”的立体的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完整的学院体系。“十二五”期间我院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目标是整合民族手工艺、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剧等多个实验室和工作室,建设好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和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当代学院艺术创作结合的平台,创办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形成少数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当代艺术创作、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学科群,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提供较强的智力支撑。

文章,图片: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