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视野 »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鹤庆白族手工造纸技术

发布时间:2011-10-09来源:段德三

    内容提要:本文详细调查、纪录了历史悠久的鹤庆白族民间造纸的历史沿革和生产过程,
    分析白族手工造纸的前景和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鹤庆白族      手工造纸     历史沿革  工艺技术  

    纸是人类文明的使者,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最杰出的贡献。早在公元前2世纪造纸术就产生了。西汉时,宫廷贵族就在缣帛上或绵纸上写字,代替了先秦时期笨重而又不便书写的简牍。到了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成了特别适合书写的纤维纸,使纸成了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中原地区有种桑养蚕的习惯,桑皮就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云南地区历史上不产桑又如何造纸呢?

一、白族地区种植构树的历史

    构树,桑科植物,原称“榖”、“楮”、“柘”,叶内有乳浆,可喂蚕,白族人大多用来喂猪。据《山海经》记载,四海之内生长有构树的山有七座,而云南就是多山的地区。白族先民有史以来就住在西洱河及洱海地区,称“白蛮”、“河蛮”。(“蛮”为贬义,这里姑且不论)据唐樊绰所撰《云南志》卷七中载:“蛮地无桑,悉养柘,村邑人家柘林多者数顷,耸干数丈。”可见唐时大理地区即有种植构树的历史。笔者的一支族人就住在鹤庆坝子东北五老山后金沙江西岸一个叫构皮场的村子。

二、造纸技术的传入与社会的关系

    云南地区造纸技术的传入不是单一渠道、单一年代的,与古代战争、佛教的传播是分不开的。纸是文明的载体,战争则充满野蛮与血火,这互相矛盾的两者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却能紧紧联系在一起。洱海地区在唐时曾经有一个强盛的王国——南诏,南诏弄栋节度史王嵯巅(鹤庆朵美籍)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攻陷成都,“乃掠子女工技数万引而南”(见《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中《南蛮传》),这些掠来的工匠有许多是造纸匠人,其后南诏又曾经大举入侵过越南和广西,这两地都是造纸的重地。
    《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上说:南诏在细奴罗称王(公元649年)之前就开始有佛教的传播,大理国从段思平到段兴智二十二位王中有七位弃位出家为僧,一位被废为僧,可见佛教在大理地区曾经相当盛行,而佛教的传播与造纸技术是分不开的,大量的经书就要靠纸来抄写印刷,1956年在大理凤仪北汤天村法藏寺发现的佛教经书3000余册、同村董氏宗祠发现的部分经卷如《护国司南抄》等均是用鹤庆白绵纸抄写的,大理州博物馆保存的佛图塔出土的经卷《大通方广经》背面有“玄化寺内造镇”的字样,而玄化寺是鹤庆境内最早最大的寺院(后毁于兵火),宋代建造的洱源火焰山塔出土的中草药也是用鹤庆白绵纸包裹。元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中庆路(今昆明)报国寺(又名双塔寺)主持自周,用鹤庆白绵纸印制经卷《佛名宝忏》。民国罗养儒《云南掌故》记载:清末鹤庆是云南最大的白绵纸产地,云南的《滇系》、《滇志》、光绪年间《鹤庆州志》等均用鹤庆白绵纸刊印。鹤庆产的白绵纸薄如蝉翼、韧似锦绫、纸质细腻厚薄均匀,防虫、防水性高,是书写刊刻、裱褙、包装和民俗用品的理想材料。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造纸作坊已遍及鹤庆全境,年产白绵纸2000余驮,竹麻纸3000余驮,可见当时鹤庆造纸技术的辉煌。
    鹤庆六合的造纸技术来源与清朝中叶贵州安顺场人李朝栋,此人在朝为官,极有可能是造纸监督方面的官员(有顶戴花翎),因无子嗣,弃官不做迁到有大量构树资源、水源充沛的鹤庆六合夸鄂山前,重新置家并开场造纸。以后又有其它姓氏的造纸人家迁到此地。现在六合灵地、松桂龙珠的造纸技术都是到这里学徒后传过去的,当时学徒有一定的规矩,学徒三年后还要谢师三年,三年期满才教造纸的关键技术——兑浆放滑之法。卖纸也有讲究,师傅家的卖不完徒弟家的不能卖。到民国年间已有李、刘、张、高四家造纸大户,纸槽十二槽,著名的纸号有“恒兴昌”、“茂兴昌”、“宝兴昌”、“联兴昌”等,基本垄断了六合纸市,产品通过鹤庆商帮的马帮,沿着茶马古道流向藏区、东南亚各国和香港。这些造纸人家不事农作,专门种植构树造纸,解放后土地改革分了田地才亦工亦农,到1956年大集体时造纸也就宣告终结。这个村现在还叫“纸厂”。

三、鹤庆白族民间造纸的工艺流程

    鹤庆白族民间造纸术迄今还有部分作坊保留着八百余年来的传统操作工艺,据笔者跟踪调查,大致可分为十五道工序:
    1.浸泡:采集构树皮晒干贮藏一段时间后,将其扎一头成把放在清水河床中浸泡8——10天,冬季浸泡时间加一倍。
    2.蒸煮:浸水后将构皮起出凉至半干,拌入石灰粉后放入蒸窑中用柴火持续热蒸3天。
    3.漂洗:将构皮从蒸窑中取出,再重置河水中浸泡以去掉石灰,隔天翻整一次,反复10次,时间20天。
    4.去皮:在河中反复搓揉去掉外黑皮并续泡2——3天。
    5.碱化.:将河中去皮后的构皮捞出去掉水分,然后再大量加水并拌入草木灶灰。
    6.二次蒸煮:将拌好灶灰的构皮放入蒸窑中续蒸2——3天。
    7.去碱:从蒸窑中取出构皮放入河中浸泡2天将灶灰漂洗干净,将其拧干。
    8.粉碎打浆:将漂洗干净的构皮置入脚碓中用人力舂成细的纸筋。
    9.稀释纸筋:将舂好的纸筋放入泡浆池稀释。
    10.兑浆加滑水:这是整个造纸工艺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方法是将杉树根泡制的黏液兑入稀释后的纸浆,起到纸张与纸张之间的隔离作用。
    11.抄纸:用特制的帘子(昌蒲科线状植物)放在竹木制的抄纸架上,荡入纸浆池中抄出均匀的一层,转手反扣在压榨架上,重复500次为一个单元,即500张。
    12.榨水:将抄好的纸摞自然沥水一天后,用木磙和篾绳、麻绳制成的榨架,再用五尺杠子用人力将纸摞中的水分压榨出八九分。
    13.贴纸:将纸摞分张用毛刷错位均匀地裱贴在烘烤房的平整立壁上。
    14.烘干:在烘干房内生火加热,1——2日后即干透。
    15.包装:将烘烤房内烘干的纸张按一定规格数量打包成捆,以便运输。
    这套抄纸法与其它地方的浇纸法相比较又先进了一大步,最为革命性的突破是使用了滑水(添加剂)和纸帘(竹帘、蒲帘),从工艺设计上就充分考虑到利用了物理、化学的原理,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竹麻纸的流程与白绵纸大致相同,部分细节略有差异。

四、鹤庆白族民间造纸的兴衰与未来

    鹤庆白族民间生产的白绵纸和竹麻纸,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统购统销的产品行销到全国各地。竹麻纸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广大城市和农村妇女的卫生用品和医院的吸血代用品;白绵纸在解放初至六十年代末一直作为学生的作业本。但在其后的三十多年间,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纸的类型和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细化,传统手工造纸的空间到了非常窄逼的境地,白绵纸尽管质量上乘但也仅仅用来做少量的银行捆钞纸,少量的包装纸,竹麻纸也仅仅用做冥纸了。
    近几年来,由于普洱茶的炒作、普洱茶文化的兴起,(姑且不论炒作的成分和用意)客观上又给鹤庆手工白绵纸带来了勃勃生机。据可靠统计,六合乡今年有造纸户85户,从业人员250余人,年产值102万元。松桂乡龙珠村各纸坊从业人员250余人,今年1——8月份销出3000余万张纸,产值300余万元,这些数字对于这两个相对还不太富裕刚刚解决温饱的乡镇来说,尽管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都较高,但还是一条解决农村富余劳力出路、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
    但是这种辉煌的背后存在问题也是十分尖锐的。首先是原料成本高,现在每吨构树皮的价格是3000元,而生产1000市斤构皮的纸要40天左右,需要近100个人工,产出纸30000张,销售后获毛利5000元左右,除去各项成本,最终的纯利只是很少的一点了。二是劳力成本高而劳力价值低,这是一种劳力密集型的产业,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能抄纸500张,每张得0.03——0.04元,这么高强度的体力劳作每天只能得20元左右。三是环境污染的代价太高,制作添加剂滑水的原料必须直接取自杉树根,杉树去根死亡后只能当柴烧,(现在大多已经用仙人掌泡液或聚丙乙烯胺代替)发酵用的石灰、灶灰对河流生态环境也是极具破坏性的。这种杀鸡取卵、饮鸠止渴式的生产方式不改变,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四是产品出路太单一,依赖性太强,普洱茶的兴衰直接决定着鹤庆白绵纸的兴衰。
    手工造纸工艺和其它众多引发世界变革和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必须要不断的创新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首先保护,然后是发展。我们诸多的传统知识都是在发展中继承的。笔者曾与一些白族手工造纸人商议过,能否借助新华民族旅游村的旅游人气,搬一个原生态的白族手工造纸作坊到石寨子购物广场,对白族手工造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展演式的保护,方法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日本、泰国等国家的手工造纸都是学习于中国的,但几十年来人家在我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精心的研究工作。不但有效的解决了环保等令我们头疼的问题,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无论是品种还是花色肌理都令人叹为观止。
    对民族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求新图变的同时有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的机遇,一成不变就会被世界所淘汰。云南是中国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民族文化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无论哪种无形文化遗产只有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方针才会落到实处,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和谐统一并可持续地良性发展。

文章:段德三(鹤庆县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