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视野 »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浅谈传统节日之保护

发布时间:2011-10-10来源:张培学

    内容提要: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的传统节日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保护传统节日已刻不容缓。保护传统节日首先要搞清楚保护的内容,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传统节日     保护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是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国人的生活中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而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却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并且有向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蔓延的趋势。二O O五年,韩国 “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给了国人不小的震动。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有感于传统节日的危机,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保护传统节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这一问题作一点探讨。

一、保护内容

    节日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化形态,它不仅包括节日的仪式、饮食、服饰、歌舞、体育等形式,还包括节日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内涵。前者是节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节日的内核。节日的外在形式和内核是相辅相成的,保护节日内核要以保护外在形式为前提。
    (一)节日仪式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产生于农耕时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夏至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节日均是与农事节令、岁时有关的节日,同时又离不开祭祀活动。少数民族节日与宗教祭祀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民族节日,与各民族宗教祭祀有着血脉相连、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可以说,不带有祭祀意味的纯喜庆、纪念意味的节日少之又少。祭祀往往是节日的渊源、母体或前身。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传统节日中的祭祀活动通通被冠以“迷信”的帽子而受到挞伐,加上城市里的烟花爆竹禁放规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最后只剩下了“吃”。春节吃饺子、年糕,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如果说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年代,节日里饱餐一顿美食对人们还有相当的吸引力的话,那么,今天已经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中国人,传统节日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以往的魅力。
    现在,经常听得到城里人抱怨过年过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和“节味”,很多人因此选择了到乡下过年,或者干脆选择外出旅游。古人说:礼失求诸野。虽然历经诸多劫难,传统的节日风俗还是在许多农村地区保留了下来。以春节为例,按传统习俗,人们在春节期间不但要举行祭灶、扫尘、祭祖、守岁等仪式,还要贴“天地”、春联、门神,放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等。这些仪式和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的崇敬、对祖先的追思,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亲情。
    不过,即使在农村,节日的气氛也是越来越淡。受外来文化影响,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缺乏认同感。在很多人的眼里,传统节日仪式仍然是封建落后的东西。
    (二)节日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节日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精华。 传统节日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于对神灵的尊崇,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都会根据各种神灵的“嗜好”,为他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人们在祭祀之后,也会分享到一份美餐。 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对神灵充满了敬畏之情,要想方设法来取悦神。他们选择吉日来祭祀神灵,而美食是祭祀仪式上必不可少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慢慢演变为节日。祭祀仪式从主导地位中退出,节日主旨从“祭神”向“娱人”转变。制作美食的主要目的也不再是为了取悦神。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节日饮食文化也千差万别。饺子、年糕、汤圆、粽子、月饼等独具特色的节日食俗,大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三)节日服饰文化
    服饰是外化的民族标志之一,它包含有自然、社会、历史的诸多内涵,传递着远久的文化信息。今日的汉族,传统服饰已接近消亡。我们要了解汉族的传统服饰,只能到博物馆或者去查阅历史资料了。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虽然现代化程度比我们高,却把传统服饰保留了下来。每逢重大节日或喜庆活动,很多人会穿上传统服装,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骄傲。而我们一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民族,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传统民族服饰丢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
    值得庆幸的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大都保留了下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盛装的展示会,有的干脆就叫赛装节,这足以说明传统服饰与节日的紧密关系。但由于受汉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今天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存在着消亡的危险。年轻一代穿民族服装的越来越少,说明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减弱,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四)节日歌舞
    传统节日歌舞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汉族歌舞如东北的秧歌、西北的腰鼓、西南的花灯等,现在仍然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少数民族歌舞保存得较为完好,并且很多舞蹈还保留了祭祀性舞蹈的特征,如藏族的“锅庄舞”,纳西族的“东巴舞”,景颇族的“木脑纵歌”,佤族的“木鼓舞”等。
    歌舞最初也是一种媚神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族群的娱乐活动。节日歌舞成了族群成员间表达共同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成了青年男女的社交手段之一。节日歌舞活动除了娱乐、社交功能外,还具有文明教化、文化传承等功能。
    (五)节日体育
    传统的节日体育活动很多,较为常见的有舞龙、舞狮、赛马、摔跤、角力、秋千、磨秋、转秋等。这些体育活动,最初多具有祭祀娱神的目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加强友好团结等现实功能。从娱神到娱人,与各民族生态条件、民风民俗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为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节日娱乐活动方式。很多看似简单的体育活动,却和某些神话和传说联系在一起,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哈尼族过“苦扎扎节”的时候,打磨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传说天神“威嘴”骑着白马降临人间,来到人间后他的白马被偷走,于是就做了磨秋骑着飞回天上。哈尼族因此将磨秋视为神物。立好磨秋后,要举行祭秋仪式。祭秋时,由祭师“摩匹”抬着放有供品的小桌子,众人随后,推动磨秋杆三圈表示为天神“威嘴”送行。祭秋前,任何人不得打秋,否则就会冒犯天神。过完节后,将磨秋杆移走,秋桩却常年屹立在秋场,供人祭祀。
    传统体育娱乐活动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受冷落的趋势,加强保护已成了当务之急。

二、保护手段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
    1、立法保护
    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有法可依。早在一九八二年,国家就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二〇〇三年十月,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〇〇四年八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自一九九八年以来,文化部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国内外立法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为借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法律草案名称已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目前,成立了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宣部、文化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对法律草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据悉,《非物质文化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二〇〇七年的立法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将对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另外,老百姓普遍期望、一些学者也在呼吁政府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确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节日,也为了方便群众,政府应当顺应民意,尽快地重新调整国家法定假日。
    2、记录与传播
    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形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有形”性,它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是一个真实的“物质”存在,无论是大型不可移动型文化遗产,还是小型可移动型文化遗产,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而无形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无形”性,它看不见、摸不着,通常只是作为一种知识、技艺或是技能,存在于无形文化持有人的头脑中。只有这些匠人、艺人或是普通百姓以不同的方式——如在节日中将它们复述、表演或是制作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虽然传统节日是无形文化遗产,但我们也可以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将其外在形式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特别是那些濒临消失的节日,我们更应当将其记录下来。尽管这种记录并不能完成传统节日的传承,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资料。
    一九七九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发起“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工作。该项目是对我国民族民间文艺进行的一次全面、深入的普查和抢救,截止二〇〇四年底298部省卷已经全部完稿,并已出版224卷近4亿字,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艺术资源,这项工作被海内外誉为当代文化建设的“万里长城”。 从二〇〇二年十月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对具有重要价值且濒危的项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并于二〇〇四年八月颁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且制定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指出“针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二〇〇五年三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三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抢救了大量濒危的文化遗产资料。如果只把这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获取的资料束之高阁,就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应当将这些资料整理出版,并登载在互联网上,作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
    3、推动学术研究
    传统节日日见淡化有多方面的原因,学术研究的欠缺也是原因之一。曾几何时,学术界“言必称希腊”,只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缺乏热情。近年来,虽然国学研究在大学里逐渐成为显学,但是对民间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够,很多领域还是学术研究的空白。为扭转这种局面,政府应当增加民间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经费投入,鼓励更多的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二)民间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关键在于传承,而传承的主体是人。传统节日的保护又有别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不限于一个族群中的个别人,而是一个族群中的每个人。
冯骥才先生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他认为民间自救是一种办法。他说,我们的文化本来就应该自救,我们是民间的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自己不救谁救?
    民间自救的关键是要让国人觉醒,要让国人充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过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吃”和“玩”的问题,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近年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通常的做法,节日完全沦落为经济的手段,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极大悲哀。
    韩国人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极为重视。中秋节要放假三天,举国欢庆。所有人都要回家祭祖,感谢祖先带来丰收。今天的韩国,虽然已迈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仍然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仍然遵循着中国宋代提出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我们曾经被称为“礼仪之邦”,可今天的中国,传统礼仪大都已丧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这一结果的产生与社会转型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传统礼仪和道德的忽视。现在是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近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时候了。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把精华当作糟粕抛弃了,而把糟粕当作精华留了下来?
    一个民族的复兴最根本的是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不是少数人可以成就的事业,它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努力。保护传统文化,让我们从保护传统节日开始。

文章:张培学(玉溪市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