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视野 »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魂穿滇山云水间 赴一场人间非遗惊鸿宴

发布时间:2023-05-26

你要写云南,就不能只写云南,你要写萦索苍山洱海云的人间盛境,流传千年的风花雪月;你要写沉睡于雪域之巅,掘开寒天峭壁一线生机的高寒之花——天山雪莲;你要写此景只应天上有的花海人间,源源不断的滋养着26个民族繁衍生息;你也要写26个民族齐心共建云上盛景的世代耕耘;你还要写多民族文化共生共长、世代传承、相互交融,共谱一曲意蕴悠长的华彩乐章;你更要写这片峰峦迭起的高原红土,人们用智慧与勤劳浇灌结出的累累非遗硕果;你要写这丰硕的非遗瑰宝背后百年传承者的坚守奉献与创新传承;你更要写让这一张张非遗名片和彩云之南名扬世界的背后,是深植云岭大地的文化自信。

   ——继5月13日观看文化综艺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有感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打开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世界大门,地域性的非遗在一个可视化动态空间实现了活态传承与展演,破除地域性、辐射新圈层、飞入千家万户、迈向全世界。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全新的舞台视听表达模式革新了传统传播非遗方式的单一性,以更高效的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编织全新的非遗展演形式,让观众全方位沉浸式每项非遗的前世今生,聆听民族工匠的传承故事,回望来时路,许下新愿景。

从传承维度来看,该节目破除了时空、语言、圈层等的局限,利用视听的双重传输信息功能让观众充分认知与感受少数民族深厚的民族底蕴。同时,奔涌而来的新时代文明,如催化剂般加速了非遗的传播速度,不仅拓展了非遗的层次,而且更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云南篇”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以主持人龙洋、嘉宾单霁翔、祖峰三位不同视角观察与沉浸式体验云南多民族的非遗魅力,以楚雄州姚安县光禄古镇这一少数民族非遗集结地为舞台,展现云南非遗在世代传承下的创新发展。开场以热情豪迈的西盟佤族木鼓舞拉开云南非遗的序幕,大开大合的肢体语言极富佤族活泼热情、不拘小节的民族色彩,彰显佤族生活底蕴,傈僳族阿尺木刮的新式舞蹈为这一幅浓墨重彩的民族华章舞出快意人生的点睛之笔,为此次彩云之行画上完满的句号。两支舞蹈首尾遥相呼应,恢宏磅礴的民族舞带动整场非遗大餐,表现出佤族与傈僳族粗犷、豪爽、能歌善舞民族性格。新一代阿尺木刮传承者在街舞文化的涌动中得到了创新传承的灵感,糅合了街舞肢体表达语言的舞蹈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传统民乐的衬托下阿尺木刮舞蹈动作的戏剧性与张力被拉满,节奏感与活力爆棚,将节目结尾推向高潮,使人心潮澎湃又流连忘返。位于彝族人民口口相传的回答书——曲调高亢绵长的创世史诗梅葛调,在彝族孩童的稚嫩歌声中赋予了新生命的灵动与纯净,又在两位梅葛调传承长者的一问一答中感受到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彝族人民生活的诗情画意。一句“天上挂着彩虹落到了地上,大地上的花儿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令人心生向往,仿佛畅游在天地人间的花海之中。口口相传的梅葛调经郭晓炜专家的十年深耕,以全新的文字曲谱形式呈现,革新并拓宽了梅葛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传播方式,将使梅葛调得以在信息洪流中世代相传。同时,山人乐队将彝族的梅葛调民乐非遗与现代流行音乐、西方交响乐相融合,不仅在曲调上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风味,也让梅葛调的表演形式富有现代性、新颖性和多元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民族歌舞助兴后,节目将视线聚焦到饮食民生层面,快速拉近观众与云南人民的距离,贴近生活的真实。走街串巷之间,品味白族三道茶,领略白族的待客之道,“一苦二甜三回味”是白族独有的茶文化,亦是白族人民人生感悟的一种具象体现。第一道为苦茶,洱海水浸煮苍山古树茶,味蕾品味的“苦”让迷途的羔羊知返,千人千种苦,百样的风花雪月,或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只有品味者自身知晓,正所谓苦尽甘来,方可甘之如饴;第二道则是甜茶,由生姜、乳扇、白糖和甘草调配而成的“吃”茶,高温蒸煮下,乳扇的甜香气伴随缓缓而升的水汽弥漫开来,入口即化的乳扇恰如其分地诠释着“甘来”之意,待到功成名就之际,绝口不提来时路的艰难险阻、以及难以言表、不做声响、奋力前进的苦,只等苦尽甘来;第三道茶是由生姜、桂皮、蜂蜜泡制而成的人生百味,尝尽酸甜麻辣苦香,回味无穷,个中味道只有经历了岁月洗礼的老者方能尝尽,未经世事的少年、青年或许还需一定时间的沉淀与人生的历练。无论是现场的三位亲历者,还是屏幕前五湖四海的观众,皆可在品味白族的三道茶中见自己,唯有见自己,方可见天地、见众生。

见过众生后,才懂回归人间烟火气的难能可贵。“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姚安特色非遗美食套肠让我们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一刀下去滋滋冒出的肉油、嚼劲十足的肥肠在嘴里迸发咸香的火花,三两好友,一瓶酒,一碗套肠,推杯换盏间了却心头事。

在鲜花诗宴中,我们足以看出云南人刻在骨子里独属于他们的浪漫,那就是以花入食,抚慰疲惫的心灵。人们将诗宴吃进腹中,在心中开出花来,想必是鲜花和人最好的相遇方式了。传统的鲜花吃食融合了现代糕点制作技巧,花式创新在视觉上升华着鲜花味觉体验,诗意的名字加上精致外形足以让其成为爆款出圈的非遗美食。

   以竞赛的形式沉浸式体验传统的“吹枪”,从民间的农田捕鸟工具发展至民运会上的竞赛项目,吹枪由田野走向了竞技擂台,成为专业、系统的比赛项目。从前认为孩童嬉戏的陀螺们竟有这深藏不露的非遗标签,鸡枞陀螺因形似鸡枞菌而被命名,沙应祥作为传承人在节目中展示了高超的抛接技巧,将打陀螺这项运动的表演性与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节目中这两项非遗体育项目皆有青年传承者与热爱者打头阵,充分表明在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中有着不乏坚守的青年人,在守望、在传承、在创新。

传统技艺凝聚着民族匠人的心血与匠心。取材于自然界的独龙毯,在独龙族人的勤劳巧手中焕发着光芒与生机,植物色素与植物纤维的结合打造出一条条天然无污染的,精湛实用的手工艺品。

至此,《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进入尾声,节目尽可能地以极富感染力的镜头画面打造一场属于云南的非遗盛宴,在吃喝玩乐中感受多民族文化的多元魅力与多样性,在传承者的方言中娓娓道来每项非遗的前世今生,深入体会非遗背后的民族文化底蕴,每一个深爱它们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留住民族文化根和魂。

作者: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 梁湘

(核稿:昆明理工大学 巴胜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杜彬)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