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歌舞乐展演歌舞乐展演

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综论

发布时间:2012-01-10来源:杨德鋆

原真乡土本色与绚斓艺术奇容
——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综论

杨德鋆

    摘   要 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云南政府组织领导的同新剧(节)目展演齐名的全省性两大文艺演出盛事(赛事)之一,迄今已历七届,影响广泛深远。20011年11月在普洱市举行的第七届展演,发扬、延伸前六届传统,各州市踊跃参加,节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本着珍视、突出民族民间原真本色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创编、提高、弘扬的原则,取得新意迭出令人鼓舞的成绩。本文作者特以参加展演工作全程的直接感受,对此进行评述。
    关 键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七届;原真本色;延伸;弘扬;意义;影响
    作者简介 杨德鋆,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云南 昆明 6500311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始于1997年,是云南政府组织领导的和新剧(节)目展演齐名的全省性两大文艺演出盛事(赛事)之一,每两年一届,迄今已历七届,影响广泛深远。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与新剧(节)目展演的共同宗旨是切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为大力推动云南社会主义民族艺术事业迅速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二者的不同点亦即各自侧重点是:前者重在突出“民族民间”亦即侧重于倡导发掘、发现、整理、提高、推介、弘扬同人民大众生活关系致密的乡土原真歌唱、舞蹈、器乐,使绚斓、珍贵、厚重及多为活态存在、延传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发扬光大;后者重在鼓励提高专业创作水平,以使云南文艺舞台呈现百花齐放、五色交芳的局面。前者主要参加者为县级文化馆、站、艺术团队和乡镇基层艺术人员、民间艺人(代表性文化传承人)、非专业歌舞乐能手,节目以民间艺术原质本体为基础进行合理加工编创,乡土气与生活味浓郁,饱蘸大众色彩;后者主要参加者为省州市级专业文艺院团(2011年第11届起加入有关文化企业和少量县级及以下文艺单位与个别业余文艺团队),演艺形式除 歌、舞、乐外,还包括戏剧、杂技、曲艺在内,节目在内容积极健康的前提下求突破旧格,放飞艺术想象,题材、主题、形式、风格、手法无限定界域,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关键点是创新。两种展演的关系一是着眼于“根部”亦即对大众艺术“土壤”的耕耘、养护、施肥、浇灌与反哺;一是从铸造艺术精品力作的角度为人民生产更多更高更丰盛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不断扩展、上升的新需求,二者相辅相成,共为推动社会主义民族文艺事业的大发展繁荣尽力。事实证明,这“双轨”般的助推民族艺术发展的“云南制式”,在过去14至20多年间已产生令人瞩目的奇效①。

 开幕式大型民族歌舞表演《妙曼普洱》(普洱市)

    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举办之期,适逢全国上下正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决议之时,宛如春播遇雨,万物增辉,使展演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中变得意义非同寻常,平添催人奋进的勇气和动力,在舞台演艺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精神、认识层面的收获亦大大超过预期。一次既定安排的演出赛事,在如同巧遇中变成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吹响向未来进军号角的最有力响应和最真诚最有分量的献礼,仿佛给云南民族艺术往后的发展插上丰满有力的羽翼,教民族文艺工作者和各民族同胞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地看到了辉烨闪亮的新前景,参演人员和观众对此无不感到格外欣喜和振奋。

扫描:绚斓滇云大地与节目异彩纷呈

    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于2011年11月21—25日在著名边地茶城普洱市(思茅)普洱大剧院举行。从开幕式普洱市表演民族民间歌舞《妙曼普洱》开始,中间经三台精彩比赛节目竞技,到闭幕式优秀节目颁奖综合晚会《华彩舞乐》演出结束,全省16个州市及独立参演单位云南民族村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参加献艺,使展演既展现着云南多民族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民间歌、舞、乐的炫彩绝伦,又显现着祖国边陲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和民间艺术发展兴旺的大好景象,像赞歌,如画幅,美不胜收,令人倍感兴奋和鼓舞。
    展演共呈现歌、舞、乐节目63个。包括——
    一、歌唱类,27个:1.彝族史诗演唱《查姆古歌》(楚雄州)、2.布朗族四弦琴弹唱《琴弦弹出新生活》(西双版纳)、3.哈尼族叙事长诗诵唱《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普洱市)、4.哈尼族古歌咏唱《迁徙》(西双版纳)、5.拉祜族创世史诗演唱《寻源•古歌》(普洱市)、6.彝族古歌演唱《“梅葛”唉嘎里》(楚雄州)、7.彝族声乐演唱《土改工作队的小普》(玉溪市)、8.彝族情歌演唱《心心相映》(西双版纳)、9.彝族民歌演唱《教牛歌》(玉溪市)、10.傣族祝祷歌章哈演唱《档管》(西双版纳)、11.布朗族民歌演唱《哥耕田地妹当家》(保山市)、12.傈僳族民歌演唱《傈僳情律》(迪庆州)、13.怒族达比亚弹唱《阿友卡达苏》(怒江州)、14.白族龙头三弦弹唱《清清洱海水》(大理州)、15.傈僳族民歌演唱《木棉花开》(怒江州)、16.彝族民歌弹唱《牧羊情歌》(昆明市)、17.苗族合唱《花山之夜》(昆明市)、18.藏族小合唱《骏马与草原》(迪庆州)、19.彝族民歌演唱《过山调》(昆明市)、20.苗族民歌演唱《飞歌》(昭通市)、21.彝族民歌演唱《海腔》(曲靖市)、22.傈僳族民歌演唱《牧歌》(丽江市)、23.哈尼族歌曲演唱《布谷鸟叫了》(红河州)、24.佤族民歌演唱《佤山崖调》(云南民族村)、25.彝族山歌对唱《布鲁比》(曲靖市)、26.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弹唱《乐作欢歌》(云南民族村)、27.普米族、怒族弹唱《山谷回声》(云南民族村);

傣族祝祷歌演唱《档管》(西双版纳代表队)

怒族达比亚弹唱《阿友卡达苏》(怒江州代表队)
 
布朗族舞蹈《田拱纪桑看》(临沧市代表队)
 
拉祜族演唱《寻源•古歌》(普洱市代表队)

    二、舞蹈类,29个:1.拉祜族《跳摆》(普洱市)、2.彝族《灯弦舞》(文山州)、3.苗族《敲簸箕嘿雀》(又名《三桩是鸟窝》)(玉溪市)、4.彝族《古老的跳虎节》(楚雄州)、5.彝族《花鼓•花鼓》(玉溪市)、6.基诺族《基诺大鼓舞》(西双版纳州)、7.傣族《刀•棍•拳》(西双版纳州)、8.佤族《甩发舞》(普洱市)、9.彝族《秧佬鼓舞》(昆明市)、10.佤族《稿西尾嘿》(临沧市)、11.藏族《欢乐的弦子》(迪庆州)、12.彝族《彝人钹风》(保山市)、13.彝族《姆的馁》(大理州)、14.布朗族《田拱纪桑看》(临沧市)、15.独龙族《独龙姑娘的舞》(怒江州)、16.苗族《嘎蒙卡兜》(大理州)、17.傈僳族《傈僳邓时阿拨然》(怒江州)、18.彝族《维录姑》(昆明市)、19.彝族《栽秧神鼓》(云南民族村)、20.傣族《出洼节的鼓声》(德宏州)、21.纳西族《热美姑娘》(丽江市)、22.哈尼族《打地鼓》(红河州)、23.彝族、阿昌族《祭天神曲》(云南民族村)、24.傣族《剪》(德宏州)、25.彝族《毕摩•喀红呗》(昭通市)、26.彝族《确比》(曲靖市)、27.苗族《苗家男子板凳舞》(昭通市)、28.景颇族《目瑙韵》(德宏州)、29.哈尼族《搓绳子》(红河州);

藏族舞蹈《欢乐的弦子》(迪庆州代表队)
 
彝族舞蹈《灯弦舞》(文山州代表队)
 
苗族舞蹈《嘎蒙卡兜》(大理州代表队)

    三、器乐类,7个:1.壮族竹乐演奏《玩星星啰玩月亮》(文山州)、2.彝族四弦弹奏《赛“撒弦”》(曲靖市)、3.佤族木鼓乐演奏《佤山鼓韵》(普洱市)、4.汉族民乐奏唱《小河涨水漫山沟》(昆明市)、5.傣族竹管乐演奏《傣族情调》(临沧市)、6.藏族弦乐演奏《弦子联奏》(迪庆州)、7.彝族吹奏乐《唢呐吹绿黑惠江》(保山市)。

彝族四弦弹奏《赛“撒弦”》(曲靖市代表队)

    节目涵盖彝、白、哈尼、佤、拉祜、藏、傈僳、傣、壮、景颇、布朗、苗族、怒、普米、阿昌、基诺、独龙、纳西、汉族等19个民族。舞蹈类节目约占总数的1/2(弱);歌唱类、器乐类节目比例较往届呈上升态,增加明显。节目形式、内容、编创风格同第五、六届相比有一定变化;撩人眼目的看点颇多;注入新思维、新方法力求推陈出新、幻变出彩的实践探索在不少节目中显现。一个令观众感兴趣的具有艺术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的现象是出现在舞台上的同一个民族的节目,有的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最多者超过20个——它们来自同一区域或不同地区,印证着许多民族各自有丰富多彩歌、舞、乐资源和宽豁深厚的编创提升潜能的实情。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一,就节目内在本质和民间基色而言,同一民族多个节目的主题、题材、内容、形式、表现手法尽管各不相同,但其固有的风格基调亦即长期给人留下的“民族感觉”或曰“民族色彩”印象能自然而然辨识出它们较多是同一个民族的,如佤族、拉祜族节目;
    二,节目差异分明,虽属同一民族,却不一定是同一色彩,同一基调,相似或相近点较少甚至很难析识出其同点所在,其中相当数量节目相互间在形式、风格、味道上歧隙颇大,这些节目分别表现着这个民族可能因人口居住地域不同、或支系不同、或历史演进经历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别,或多种情况兼而有之,致使他们在文化艺术内容、形式(从服饰到音乐旋律、舞蹈跳法、乐器、表演样式)、风味等相互因地而异,迥然奇殊,不少节目的内质与外容不易看出它们之间有何明显联系,诸如哈尼族,红河州、西双版纳、普洱市(墨江)相互异点较多;傣族,德宏、临沧市、西双版纳、普洱市(景谷、孟连)、玉溪市(元江、新平)异处存在清晰;布朗族,临沧市(双江)、保山市(施甸)、西双版纳(勐海)相互区别鲜明;傈僳族,怒江州、丽江市(兰坪)各具一格;苗族,滇东北、滇东、滇南、滇中、滇西之间异处不难分辨;
    三,同异并存,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皆有,其中彝族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历届参演节目较多,情况大都如此,就本届而言,11个州市(单位)不期而遇在此表演的彝族歌、舞、乐节目总计22个,占展演节目总数1/3(强),其所显示的异同情况较为显眼:滇南彝族的鼓舞类节目和滇西、滇西北彝族的打歌、跳脚类舞蹈节目相互较难找到近似、雷同之处;楚雄州(双柏)彝族“跳老虎”和大理州(祥云)彝族“跳哑巴”舞蹈,各属独门奇艺,和其他节目毫不牵涉;而各地使用弹拨乐弦子(四弦、月琴、三弦)、吹鸣乐葫芦笙、竹笛跳的彝族舞蹈,相同、相近点及历史、民俗的内在联系则较易辨识,多数能一目了然。
    上述情况表明,云南26个民族并非只有26类(种)歌、舞、乐,每个民族实际皆各像一蓬葳蕤葱茏生意盎然的树林,林中每棵树发百干千枝,茂密枝干开繁花千蕾万朵,26个民族聚集起来即是一片无垠林海——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的整体面貌就是这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地存在着的。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为何异彩纷呈,让观众目不暇接,交口称道,这是一个根本原因。如今包括省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士知道,欲看云南民族民间保持乡土原色和旺盛生命力的视听艺术,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一个理想场合和绝佳机会,祖国西南边地根深叶茂的各民族乡野艺术不可小觑的神圣性和高价值让人痴迷,倾倒,追捧,不是无缘无故的。

1 2 3 4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