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2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涉及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40项。其中云南有22个项目入选,涉及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国家、省、州(市)、县(市、区)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于2019年7月举办云南省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培训班。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巡视员、研究员马盛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巴莫曲布嫫,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等专家授课,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160余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省内非遗保护专家出席培训会。授课专家对非遗的特点、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理念、申报书填写、申报网络系统的使用等问题作了具体讲解。
在申报工作过程中,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非遗保护中心出台申报方案,提出申报重点,组织专家深入全省各地开展实地调查和指导,对田野调查、音视图文摄制、文字整理和撰写等申报工作细节问题及时解答,提升工作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为各申报单位开展工作提供精准发力的方向,为申报材料制作提供了质量保障,提高了上报项目的专家认可度和申报成功率。
此次公布的云南22个项目、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覆盖全省11个州(市),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9个门类,在我国的10个非遗门类中,除传统医药外均有项目入选;涉及汉、彝、白、哈尼、傣、傈僳、佤、纳西、普米、基诺、德昂、独龙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有17个,占入选项目数量的74%;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项目得以丰富,独龙族、基诺族、普米族3个人口较少民族原各仅有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此次独龙族民歌、特懋克节、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列入名录;1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都玛简收、独龙族民歌、阿数瑟、宣抚司礼仪乐舞、白族吹吹腔、佤族织锦技艺、银胎掐丝珐琅银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矻扎扎节、三多节、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阔时节、鼓舞(四筒鼓舞)共13个非遗项目以及一批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遗项目入选,体现了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成果惠益人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导向。至此,云南省共有12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涉及14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民 间 文 学
都玛简收
哈尼族传统叙事长诗。主要流传于红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的绿春、红河、元阳、金平、元江、新平、宁洱、江城、景洪、勐腊、勐海,以及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哈尼族(阿卡人)村寨。
《都玛简收》以口传演唱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哈尼女子出生、成长、谈情、逼婚、逃婚到流浪,最后回归天界的悲剧神话。全诗通过对美丽聪慧的简收姑娘出生、成长、谈情、成婚终回归天界等情节的描写,全面系统的反映了哈尼人从出生到婚嫁的全部人生礼仪与禁忌,揭示了哈尼妇女勤劳、忍让、包容却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本质特征。
童谣(纳西族童谣)
纳西族童谣又称儿歌调、哄孩调、孩子话语调等,包括游戏童谣、手指歌、数数童谣、问答歌、字头歌、摇篮曲、叙事童谣、牧歌、岁时歌、颠倒歌、谜语歌十二类,主要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等纳西族聚居区。
纳西族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诙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兼具趣味和哲理性,反映出纳西族民风民俗的演变轨迹和社会发展脉络,记录了纳西族的风土人情,蕴含着纳西族的传统美德,寄托了美好愿景,对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传 统 音 乐
独龙族民歌
独龙族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带,历史上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很多独龙族的史诗、神话、传话、故事、歌谣等,都是通过歌唱的方式得到继承和流传。凡收获、猎归、建房、婚聚或年节等场合,独龙族群众都用歌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欢乐。
独龙族民歌种类较多,根据题材内容和曲调音乐形态,可分为叙事歌、情歌、习俗歌、劳动歌、山歌、舞蹈歌、儿歌、祭祀歌等。从音乐体裁来看,每一种旋律音调都可以演唱较为广泛的题材内容。独龙族民歌大多具有短小抒情、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民族风格突出等特点。
阿数瑟
彝族民间音乐阿数瑟,主要流传于临沧市镇康县境内。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来到滇西南镇康,驻守“罗细瑟”寨,诸葛亮让兵士夜间手持火把在楼台上围圈唱歌跳舞,并高喊着“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迷惑比自己兵力强大的敌军。
“阿数瑟”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融进了当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及农耕记忆,形成了与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相结合,套路丰富、形式多样,融歌、舞、乐为一体的群体性打歌。
宣抚司礼仪乐舞
宣抚司礼仪乐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主要在普洱市孟连县傣族民间流传。
宣抚司礼仪乐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乐舞中的乐器、乐曲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音乐风格;唱调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十二平均律乐器和七平均乐器混合使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
傣族白象、马鹿舞
白象舞、马鹿舞是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
白象舞和马鹿舞是傣族特有的舞蹈,历史悠久,传承情况良好。两种舞蹈通常同场演出,在象脚鼓、铓、钹等打击乐伴奏下相配共舞,动作有的仿生,有的夸张,忽而跳跃,忽而翻滚,动头摇尾晃身,姿态优美又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能营造出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
鼓舞(四筒鼓舞)
四筒鼓舞又称“跳鼓”“跳丧鼓”,流传于昭通市昭阳区汉族村寨,是由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起舞而得名。
四筒鼓舞一般为男性舞,舞者9~14人称为一拨(堂),每拨舞队中有4人身挎“筒鼓”进行演跳,故称“四筒鼓舞”。另有持小扁鼓和锣、红绸等舞者。四筒鼓舞套路丰富,有集体对舞的“脚勾脚”“脚踩脚”等;有形式相对完整、表现具体内容的“小牛擦背”“公羊打架”“猴子捞月亮”“喜鹊登枝”“蛇蜕皮”等。有单人、双人、三人和集体舞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完整,舞蹈风格鲜明,是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云南汉族舞种。
鼓舞(彝族花鼓舞)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流传于玉溪市峨山县的彝族村寨。峨山彝族花鼓舞原用于丧葬、祭祀,后广泛用于婚丧、奠基、新房落成、接神送祖等民俗活动,现已成为仪仗及广场表演的主要内容。
峨山彝族花鼓舞有“四合心”“蛇蜕皮”等35个套路,模仿动物、反映生产劳动。这些套路多为连贯或穿插组合表演,一段舞蹈中有多个套路相组合,也可单独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彝族和汉族的舞蹈艺术风格,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得名。
据端公法名谱系及口碑资料记载,端公戏约于明清时期由江西、四川等省陆续传入滇东北,分为正戏和耍戏两类。正戏与仪式内容相关,由端公戴面具“古脸子”扮诸种神表演等。耍戏是仪式中世俗化的戏剧表演,又称春戏、花戏等,多为小喜剧。端公戏由历史悠久的民间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还延续着古代傩祭仪式的若干古朴形式,保留着既娱神又娱人的功能,与当地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民间信仰有密切联系,反映了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端公戏也保留了部分中国戏剧艺术的初始形态,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白族吹吹腔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每逢年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竖柱都要进行吹吹腔表演,春节时最隆重,表演要进行三天三夜,极受民间喜爱。
作为一种古老的白族民间剧种,吹吹腔有古装戏和现代戏之分,行当分工非常细致,生旦净丑齐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谱,步法与唢呐旋律相适应,舞蹈性强。吹吹腔以唱、吹为主,吹又以唢呐为主要器乐吹奏过门,故又称“唢呐戏”。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唱词和对白一般都用白语,特别吸引人的是杂戏“一字腔”,属自编自演,语言通俗诙谐,十分贴近生活,在唱腔音乐上除传统唱腔外,还加上白族的山歌小调,显得生动有趣。传统吹吹腔以历史典故为主要题材,现代吹吹腔戏则反映白族人民崇尚文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讴歌赞美大自然。
曲 艺
大本曲
大本曲是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说唱曲艺,专门用“白语汉字”演唱整本长篇故事。大理地区白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农闲空暇都要弹唱大本曲。曲本多取材于汉族、白族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叙述历史人物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本曲的艺术效果由音乐和语言呈现,语言服从于内容和风格,音乐服从于语言,伴奏服从于唱腔,以语言声调为基础,“依字行腔”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打陀螺是一项深受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流传于云南省各个州(市)。每逢春节、元宵节、二月八等节日,各村寨都举行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打陀螺活动。
传统陀螺用栎木、柚木制成(近年有用塑料、胶木作为陀螺的材质),直径9~12厘米,高12~15厘米。用手工砍削或机械加工制成,分公陀螺(有凹楞陀螺)、母陀螺(平头陀螺)两种。打陀螺比赛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多人对打数种,并有具体要求和规范记分方法。
传 统 美 术
玉雕(腾冲玉雕)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腾冲玉雕历史悠久,明代《徐霞客游记》和清代《腾越乡土志》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进行了细致描述,记载了明清时期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
腾冲玉雕造型丰富,主要制品有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有冲砂、解玉、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传承人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 统 技 艺
佤族织锦流传于普洱市西盟县。佤族织锦讲究色彩运用,多以黑色和红色为基本色调,以黄、绿、白、蓝相间,粉红、粉紫、棕色为辅助色,有深浅颜色的相互变化。花纹以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组成连续的几何花纹,佤语称“阿更”,汉语译为:洋丝瓜(学名佛手瓜),意为“花扭在一起”。
佤族织锦制主要工具为竹木制腰机,共有十七个零件。主要工序有捻线搓线、绕线、排线、挑花、织布等,织出的布厚实紧密,适用于纺织粗布和麻袋。
银胎掐丝珐琅银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
珐琅银器亦称“掐丝珐琅彩”,主要流传于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和三川镇的汉族中,产品早在明、清时期就远销国内外,是云南的名特产品之一。
珐琅银器制品在造型和纹样设计上,遵循汉族民间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作品纹饰多为中国汉族民间吉祥图案,如蝴蝶、牡丹、绶带、喜鹊和福禄寿喜等,其图案生动别致,色泽晶润艳丽。珐琅银器工艺流程细致复杂,有制坯、掐丝、点蓝、烧蓝、检验、包装等6道程序。作品纹饰色彩是将石英、云石、硼砂、氟化物等釉料按比例混合研磨成粉状,按不同的物料晶格,在800℃至870℃之间烧熔,加入金属氧化物,用金属离子特有的颜色使珐琅釉着色,以青蓝、朱砂为主,配以适量的黄、绿、白、赭石等色。
云南围棋子(云子、永子)制作技艺
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和昆明市官渡区,以“云子”“永子”为典型代表的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
“云子”围棋是“云南围棋子”或“云南窑棋子”的简称,因棋子的外形优美扁平,且比较薄,故又得名“云扁”。“云子”围棋制作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熔炼、滴子、退火、打磨、清洗、选子、上油、包装等。制作“云子”围棋的主要原材料有碳酸钡、三氧化二锑和石英沙等,主要工具有电熔炼池炉、铁板、铁棒、卡尺、模具和滚筒等。“云子”白子晶莹似玉、古朴浑厚、沉重扁圆、弧线自然;黑子乌黑碧透,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对光照视黑子边缘现碧色光环,如清潭春水,悦目清晰。
“永子”围棋子制作技艺用料考究、技术精湛,为棋中上品。工艺流程为:选料、破碎、研磨、配料、焦煤窑熔炼、手工滴制、冷却、打磨、漂洗、晾晒、拣选、包装成品。主要工具有炉窑、坩埚、长铁棒、长铁板、风箱、铁锤等。“永子”以保山南红玛瑙、天然琥珀和翡翠等珍贵原料,采用保密配方、传统手工熔炼滴制而成。其质地细糯如玉又异常坚硬,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入手圆润。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流传于德宏傣州德昂族聚居区,在芒市以三台乡为主要流传区域。
德昂族酸茶分湿茶和干茶两种,在适宜条件下,湿茶可保存1至3年,干茶可长期保存。湿茶可食用,加入番茄、食盐、花生、香油、辣椒等佐料,美味可口,具有茶叶清香,微涩回甘,健脾开胃,是德昂族传统美食。干茶则为饮用,汤色透亮,嗅之微酸,轻柔爽口,既有熟茶的柔和,又具绿茶的清新,回味甘甜,解署生津。相关制品有条茶、圆茶、片茶、砖茶、团茶等。
民 俗
矻扎扎节是哈尼族民族节日,亦称“惹矻扎”“依矻扎”,意为夏天节或六月节。主要流传于哈尼族聚居村寨。节期三天,分别是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猪日、属鼠日和属牛日。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宾朋满座,有本民族,也有彝族、傣族等周边的兄弟民族参加。节日期间,未婚男女青年把矻扎扎节当作恋爱佳期,相邀荡秋千、打磨秋,对歌跳舞,其乐无穷。矻扎扎节活动内容丰富,包含哈尼梯田农耕技能和祭祀礼仪,是哈尼族聚居村寨重大节庆活动和梯田农耕文化的活态传承载体。
特懋克节
特懋克节,汉语意为“盛大的打铁节”,是基诺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流传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族乡和勐旺乡的基诺族村落。特懋克节原是春耕前夕举行的一次村落性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基诺族全民性节日。特懋克节以祭祀寨神“基诺大鼓”为主要内容,节期为公历2月6日至8日。
节日期间村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特懋克节的主要歌舞是基诺大鼓舞,除了大鼓、铓锣和铜鈸等打击乐伴奏外,还有《乌攸柯》《特莫阿咪》《厄扯埚》《刹埚克》等风格各异的伴舞歌曲。特懋克节内涵丰富,特色浓郁,浓缩了基诺族宗教信仰、农业耕作、音乐舞蹈、服装服饰文化、饮食礼仪、民间文学、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在还融入了举行成年礼和顶竹竿、扭竹竿、踩高跷、打陀螺、射弩等活动。
三多节
纳西语称为“三多颂”,意为“祭三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三多”是纳西族民间传说中能征善战、济困扶危的战神,千百年来被纳西族视为保护神。
三多节是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东巴祭师主持祭颂三多神,跳东巴祭祀舞;纳西族群众云集到玉龙雪山南麓的北岳庙“三多阁”祭祀神灵,连日继夜对唱《谷气》《喂没答》《哦热热》《阿哩哩》《时授》等纳西族民歌;跳《资搓啰》《呀哈哩跳起来》《咪呯纳西们》《哦噜啦,啊噜啦》等纳西族民间舞蹈;组织赏茶花、踏青游春、野炊远足,农特产品交易,赛马、对歌、打跳等文娱活动。“年年春二月,户户祝三多”,正是纳西族欢度三多节的真实写照。
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
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流传于丽江市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每年春天举行,为期三天。“拈达则”为普米语,“拈”为永远、“达”为平安、“则”为节日,意为永远幸福安宁、长治久安的节日。
“拈达则”封山仪式是普米族古老的封禅式,祭祀苯教祖师丁巴什罗,寄托对养育庇护普米人民的山川大地的敬畏和礼赞,表达了普米族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传统,展示了普米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的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智慧。
阔时节
阔时节是居住在怒江州境内的傈僳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阔时”为傈僳语,“阔”即是年,“时”意为新,“阔时”则是新年,节期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间。
阔时节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集中展示了民族歌、舞、乐、体育、服饰和饮食等传统文化,是傈僳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期间傈僳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祭献先祖、祈求幸福吉祥、答谢亲人养育之恩,同时举行对歌举行对歌、跳舞、射弩、荡秋千等富有特色的活动。
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
傣族(花腰)服饰流传于玉溪市新平县漠沙、嘎洒、腰街等乡镇和元江县部分乡镇。由于当地傣族妇女服饰腰部纹样复杂,当地傣族通常被称为“花腰傣”。
傣族(花腰)主要有傣卡、傣雅和傣洒三个支系,服饰各具特色,都以黑色为基本色调,间有部分红绿色的丝绸为饰。服饰包括头饰、头巾、背心、上衣、腰带、围腰、筒裙、三角巾、脚套等10种30余件,同时饰以鸡枞斗笠和秧箩等配件。服饰缀有大量的银泡和彩色花腰带,黑色基本色调与其他色彩(红、绿、银)的搭配相互映衬,显得雍容华贵。
撰文: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黄琛
图片: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审核: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王静
编辑: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王海
- (2021-06-12)上一篇:正在直播:云南省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
- (2021-06-08)下一篇: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淘宝手艺人——“云南非遗购物节”专场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