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一台演出文山州代表队精彩亮相

发布时间:2017-12-13

        12月12日晚,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一台演出在玉溪市聂耳大剧院上演。文山州代表队与玉溪、红河、昆明、楚雄等州市在第一台演出中亮相。

        本届展演文山州代表队共选送了今年9月份在“文山州2017年群众文艺汇演”中获得金奖的传统类舞蹈《龙虫舞》、创新类声乐《赶花街》、创新类舞蹈《纸马谣》3个节目参加。

《龙虫舞》

        传统类舞蹈《龙虫舞》是麻栗坡县瑶族靛瑶支系的祭祀性舞蹈。民间主要用于宗教祭祀、超度亡灵。传说瑶族人离世后,灵魂被压在地狱,须由雌(黄龙)雄(红龙)两龙钻到地府,把逝者的亡灵找出来送到天上。龙虫舞有博吏、同宗、破地狱、龙虫、十皇表、散材楼、十供、贺楼、招兵九个程序。由一人唱经,一人击锣鼓,两人手执钗或长刀,手舞足蹈,用鼓和钗进行伴奏。时而发出“哦”、“嘿”的吼声,手的动作由下(蹲、跪、俯)到中(站立)至上(高过头顶),身屈起,双脚跳动不息。方位强调东南西北,队形呈圆形。

        2014年8月,龙虫舞列入麻栗坡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州级非遗传承人邓朝玉和县级非遗传承人邓金芳的带领下,在9月份的“文山州2017年群众文艺汇演”中,来自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坝子村委会瑶族文艺队表演的《龙虫舞》荣获传统类舞蹈金奖。

《赶花街》

        《赶花街》是根据壮族传统节日“花街节”创作的创新类文艺作品。“花街节”壮语称作“翰圩芳”意思是赶欢乐街、黑白街,又称 “纥聋那”(开秧门街)或称“歌街”、“歌会”。是广南壮家一年一度的集会活动,是传统的“情人节”;因前来参加集会活动的人们都带着花糯米等各色美食;且都身着节日盛装,整个集会现场呈现出五彩斑斓、“花”潮涌动的景象,故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赶花街”。随着时代的变迁,聚会活动渐渐融入了会友、对歌、择偶等诸多内容,形成了集信息交流、走亲会友、谈情说爱、商品交易于一体的壮族独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二个属龙日便是壮族一年一度的花街节。节日前夕,人们按传统到山上采集染花糯米所需的各种植物,染制花糯米、舂制各种粑粑,为花街节做准备。节日当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方八寨汇集花街。老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着一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传递着四时八节栽种、收割、起房、嫁娶的各种信息;小孩子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嬉戏打闹;花街场上人流如注,熙来攘往。

        花街节最热闹地方是对歌场。姑娘小伙则相约对歌、谈情说爱、互赠信物;你唱我合,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对歌越唱越欢,难舍难分,许多男女青年在对歌中建立了感情。到夕阳西下,心仪的两人便会相约于路旁、田埂边、溪边、山间、河岸,窃窃私语,倾诉衷肠,姑娘拿出准备好的花糯米与小伙分享,小伙则送上银饰品、头巾等定情之物。

        《赶花街》以柔美的壮族民间山歌开头,逐渐发展进入热闹的对歌场面,再以轻柔的慢板描写壮族青年男女花街节上互诉衷肠的场景,紧接着以热烈欢快的节奏表现他们相互逗趣、嬉戏的景象,最后以展开的乐句把情感推向高潮。夕阳西下,青年男女双双牵手,在甜蜜的歌声中,一起憧憬美好的爱情!

        《赶花街》采用情景式的创作手法,丰富的结构变化,贯穿了壮族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的过程,在浓郁的民俗风情中,充分展示出壮乡儿女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壮族纸马舞

        壮族纸马舞是文山地区牛头寨平头土支系的一种传统舞蹈,2007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纸马谣》以纸马舞为原型,采用马踢腿、马打滚儿、马打闹嬉戏,通过节奏的强弱、动作的快慢,把原始的大纸马和创新的小纸马结合起来,展现了纸马舞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展示了文山壮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两年一届的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汇集了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优秀节目,能登上这个舞台就已经非常不容易。文山代表队的每一位演员都报着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把自己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在观众和评委面前,每一个节目都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文字:吴德华

图片:王国丽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