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蕉叶深深 叶下“朵”欢——耿马孟定芒坑项目组调查培训实录

发布时间:2017-10-25来源:

        “朵”是傣族民间的一种神化动物,经常被人说成马鹿,其实 “朵”像马鹿但不是马鹿。“嘎朵”即是跳“朵”的舞蹈。“嘎朵”主要在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傣族重大节日中表演。

芒坑“嘎朵”印象

        耿马县孟定镇往西北方向5公里左右,路边竹影婆娑,在一片葱翠中间,坐落着一个名叫“芒坑”的傣族寨子。寨子共有121户643人,均为傣族。2017年10月18日起,来自玉溪市、保山市、怒江州和耿马县的30余名学员将在这里开展非遗业务骨干的田野调查培训。

芒坑傣族寨子

芒坑组的田野景观

        芒坑寨子,干净且宁静,一簇簇芭蕉随处可见,叶影摇弋。寨子的佛寺旁,一只竹篾和棉线编制为骨、身上缀满芭蕉叶的“朵”安静的躺在地上。省级传承人赛丙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朵”最初的样子。现在,“朵”通常采用绒布蒙面,身上还有一些饰物。昌宁县的罗金荣老师说:“一种纯民间的舞蹈,开始由芭蕉叶、旧佛幡,到傣族的织锦,到现代的布料;一种文化,和一个民族步履蹒跚走到了今天。是神兽也好,马鹿舞也好,我似乎看到了原始宗教和小乘佛教相互融合,成为一方大地的烙印。”

        随着象脚鼓的鼓点,镲声、铓声此起彼伏,“嘎朵”由两位传承人合演。前者持棍控制颈部,后者掌握尾部,作跌扑、腾转、翻滚等动作,或憨态可掬,或灵巧可爱。精彩的表演,使学员对“嘎朵”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嘎朵”舞

成长在田野

        学员初入芒坑,虽然天气炎热,但依然挡不住迫切了解“嘎朵”的热情,对一切都好奇,却又充满了困惑。在孙敏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列出了想访谈的一系列问题。

专家孙敏老师(右二)现场指导

        问题意识在田野调查工作中尤其重要。通过追问 “是什么”“为什么”,追问的过程不要有预设答案,试图用当地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和发生的故事。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成长。保山市的董菲说:“通过前几天的田野调查,在不断的自我肯定和否定的思考与实践中,调查报告基础资料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第一手’和‘真实’。带着思考去学习和带着思考去提问,个人觉得是非常有效的自我成长手段,经验可贵,革新难得。非遗保护工作的辛苦在于深入,而其中的快乐也同样如此。当你深入进去到事物本身,你自己是没有感觉的;然而等你出来才发现,事件本质的文化烙印已经篆刻在了你生命的来路上。”

访省级传承人赛丙(右一)

        访谈过程中,指导老师与访谈人、访谈对象进行沟通,“问题要明确,尽量采用开放式”“尽量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摄影、摄像老师,从拍摄场所选择、角度、光圈、构图,进行悉心指导。经过几天的田野调查,通过“问题—指导—实践”的不断反复和实践,每个人都在其中成长。来自怒江州泸水县的王中云说:“通过培训,边学习边对照自己的工作经历,边找不足,进行边学边改,培训下来感觉收获颇丰。”

摄像老师张一力(右一)现场指导

摄影老师吴昭红教学员用照相机

精彩和感动在田野

        非遗田野调查中,精彩与感动始终伴随。或是与村民“一家人”的温暖,或是耿马同仁的悉心照顾,或是年迈传承人的执着坚守,或是小小传承人的专注神情和纯真笑脸。

市级传承人尚赛农教3岁的孙子跳“嘎朵”舞

        在芒坑,最让人感动的是傣族文化“小主人”的参与。玉溪组在拍摄“嘎朵”舞蹈动作时,象脚鼓、铓、镲声一响,吸引了寨子中的大人、小孩过来参与。学员王一菲深有触动:“许多传承人,还是7、8岁的孩子,最小的有3岁,太可爱了,个个跳得有模有样,认真稚气的言行都得大家忍不住嬉笑,让“朵”的欢乐、吉祥和幸福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气氛好的不得了。工作渐进尾声,大家心情也轻松起来,真是越来越留恋这样既有意义又愉快开心的工作。”累并快乐着,这是学员们共同的感受。

市级传承人尚赛农教徒弟跳“嘎朵”舞

        傣族群众的淳朴热情让我们难忘,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们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则是让我们深深感动——每天,他们早早赶来,准备好调查期间需要用到的材料和道具;按照各个调查小组的调查要求,他们放弃休息,完全配合各组的时间安排和提出的要求,一遍遍不厌其烦、不辞劳苦地为我们进行演示和技艺讲解。峨山县张飞斐记录下了:“

        摘下面具的时候,表演师傅也是满头大汗,非常辛苦闷热,但是他脸上流露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时间还早,两位舞者就在舞台上教我们跳起“嘎朵”和“紧那罗”舞,虽然语言不是很通,但是他们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一直教我们跳舞,让我们体会到了傣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内心非常感动。”

专家赵自庄观摩

        在30°C的室外骄阳下,套上十多公斤重的道具,一套“嘎朵”演示下来,民间艺人们都是汗湿衣裳;一段象脚鼓鼓语的演示和讲解,民间艺人尚依底往往要重复十几次乃至几十次;面对学员们不太熟练而坑坑巴巴、重复的访谈提问,从寨老到省级传承人赛丙、市级传承人塞尚农等采访对象一遍遍耐心回答,腿麻了都没有吭一声……前面提到的用芭蕉叶制作的“朵”是赛丙老师连夜为我们专门赶制的: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朵”的这种传统制法后,曾经想过请传承人为我们演示这种制法,但考虑到他们这几天每天都陪着我们折腾到晚上,很辛苦了,就没有提。没想到赛丙老师揣测到了我们的心思,不声不响地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项目组组长马永飞听取学员意见

项目组成员与组长交流

        怒江州的钱晓云说的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民族文化的魅力就是这么吸引人,这么让人不可思议,这么让人敬佩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没有他们的喜爱,没有他们的传承,我们这么优秀的民族文化将不复存在。我们作为非遗工作者需要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加快保护步伐,就算苦、累,我们都不能有怨言。如果因为是我们的疏忽,我们的不在乎,导致任何一个民间文化的消失,日后我们一定会后悔不已,我们也会是传统文化的罪人。”

文字:杨金杰  赵桃(云南省非遗中心)

图片:马永飞 吴昭红(云南省非遗中心)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