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彩霞云息处,来时莫徘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云南艺术学院研培工作掠影

发布时间:2017-09-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正确认识非遗、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非遗,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水瑰丽、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累了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的通知》精神,云南省文化厅结合实际,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文化扶贫之非遗贡献、传统工艺振兴、研培计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非遗保护工作及社会参与非遗保护情况进行宣传报道,集中展现云南非遗之美,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非遗保护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依托互联网,在全社会有效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民以山做心,手也巧可爱。
彩霞云息处,来时莫徘徊。
这 三 年
        2015年5月25日,经云南省文化厅推荐,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盛德副司长率非遗司管理处、国家非遗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手艺网”负责人一行在省文化厅非遗处、省非遗中心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试点建设考察。云南艺术学院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了拟建设单位在教学安排、配套实验室建设、宿舍条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了解了云南艺术学院基于较好的地域文化实践经验,历经十余年的“校地、校企合作”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以及设计学院在云南特色工艺收集、整理方面所获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在之后做了针对设计学院其他各方面情况的专题汇报,与教师深入交流,开展座谈;6月16日,云南艺术学院派出教师至上海参加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专题会议;7月9日,文化部非遗司考察组再次抵达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进行专项工作调研,最终确定云南艺术学院为2015年全国首批23所、且是云南唯一的试点单位。在经过近两个月紧张、细致的准备工作后,首期普及培训班于2015年7月19日正式在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全面开展。


这三年 是什么事件?

        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部、教育部在先期试点培训工作基础上,基于云南艺术学院丰富的研培工作开展经验,继续委托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开展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研修培训工作。该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提升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催生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该计划对于推动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这三年 共办了几期?
        截止2017年9月23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5个档期的普及培训班和1个档期的研修班;接下来的10月22日将马上启动第2期研修班,所以总共是7个期次,平均每次研修班时长35天(含展览)。也就是说,在过去以及2017年未到来的1095天中,有245天都在研培的氛围中渡过;每期的176课时,加起来就是1232个课时,相当于一位本科在读同学整整两年的课时量。




这三年 有什么方向?
        从工艺类别上看,云南艺术学院已经覆盖了从金属工艺、木质工艺、土质工艺、石质工艺、布制工艺再到综合工艺的六个大类的研培任务。        
        从小的方向来说,研培在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开展包括了……鹤庆银饰锻制、阿昌族户撒刀、乌铜走银、锡工艺、斑铜、珐琅银器、大理剑川木雕、泸西木雕、玉雕、傣族慢轮制陶、香格里拉藏族黑陶、建水紫陶、瓦猫烧制、柴窑烧制、玉溪华宁陶、临沧土陶、昌宁苗绣、楚雄彝绣、大理白族刺绣、彝族撒尼刺绣、文山壮族刺绣、峨山彝族刺绣、彝族花腰刺绣、新平花腰傣刺绣(傣雅、傣洒、傣卡)、永德彝族刺绣、保山苗族服饰、保山德昂服饰、施甸布朗服饰、东川彝族服饰、寻甸彝族服饰、洱源白族服饰、永平傈僳服饰、南涧苗族服饰、永胜彝族服饰、巍山东山彝族服饰、永平苗族服饰、白龙潭傈僳服饰、傣族织锦、白苗服饰、景颇传统织锦、弥勒彝族阿哲服饰、普洱佤族服饰、沧源佤族服饰、临沧拉祜服饰、禄劝彝族服饰、汉族刺绣、布依族刺绣、宜良钩花扎染、马楠乡苗绣、阿昌族织锦、苗族蜡染、布依族织染、大黑彝刺绣、壮族刺绣、火草布编织、剪纸、民间画、鼻烟壶内画等整整58个种类的数百名学员;足迹覆盖云南省全境。




这三年 来多少学员?
        截止2017年11月,云南艺术学员设计学院已经招收或培养完成7个批次的学员。其中第一期普及培训63人;第一期研修培训20人;第二期普及培训81人;第二期研修培训30人;第三期普及培训69人;第四期普及培训70人;第五期普及培训77人,总计410人。其中包括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州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更不在少数。






这三年 有多少教师?
        三年来,云南艺术学院共投入核心授课教师24人,均由本院专业领域骨干的教授、副教授、海归教师、专业骨干担任,其他教师更是全力以赴,从各方面全力保障研培计划开展。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联合国专家、工艺美术大师赴设计学院开展专题授课和实践创作指导。

云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为学员作题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建设》的专题讲座


这三年 有多少收获?
        三年来研培计划中,组织研培计划回访工作行程数万公里,涉及云南全省超过70%的地区;经过研培后,收入递增学员占总学员人数90%以上。截止上一次回访工作结束,云南省内金属工艺、陶艺从业者依旧保持较高的收入增长,刺绣增长相对缓慢,但学员兴致很高,对技艺也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自信与期望。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水紫陶、玉溪华宁陶等地的实验实训基地也进一步得到巩固,不但在学员培训上成绩斐然,在区域发展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有的期次与部分地方扶贫工作紧密相连,力求将研培工作全面做实、做透、做精。借助研培工作成功出版的《云南民族传统服饰》,详细收录了云南省内26个族群的数百套服装,是国内目前民族服饰收集最全、开本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难得专著。这本著作也对已经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系列丛书》形成极好的补充,更让长期稳定开展的“校地、校企合作”拥有了更加宝贵的资源基础。











        三年来研培计划里,共有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深度参与,负责与研培计划相关的辅助工作;先后有香港、英国、泰国和国内著名高校师生前来交流取经;2016年4月,成功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培训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7所研培计划高校、文化主管部门的104名代表交流、学习;结合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已经开展多期的“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培养了大批掌握相关传统工艺技能的毕业生、研究生;派遣教师、学员代表学院,参加济南、成都非遗展;派遣教师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完成亚太非遗国际培训中心课程并获结业……更收获了无数肯定的眼神,无价的友谊与期待。


这三年 有多少期许和关怀?
        2017年3月14日下午,文化部项兆伦副部长一行四人,在云南省文化厅杨德聪副厅长陪同下,抵达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实地考察调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情况。云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雁玲,云南艺术学院校长郭浩,副校长潘红等学校领导陪同调研,现场考察了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和各类云南特色工艺实验室,参观研培计划成果展,听取设计学院陈劲松院长专题汇报,就之前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并交流座谈。

        会上,项兆伦副部长对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中所做的工作给予评价,他点评“开办最早,办的最好的高校之一”。鼓励云南艺术学院要多办班,多增加一点研修班、研习班。再请一些水平较高的传承人、大师的同时,也要多了解企业情况,让高校、企业、大师和传承人一起解决技术难关,一起攻克瓶颈问题;鼓励学校申请设立文化部的重点实验室,但开展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一是要符合常识,二是要讲求逻辑,三是要尊重传承人群的权利。

        在工作的具体开展中,要做到“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强基础,就是要让传承人群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知本地文化,知本民族文化,知这个项目的由来;拓眼界,就是要知晓同行的变化,知道跨行的变动,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增学养,就是要丰富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家一定要有信心的把研培工作做下去!
        2017年5月4日,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在第一次面对第五期普及培训班的学员们发表讲话时,也表达了对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未来工作中的期待。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要“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要求”;三是要“坚持学以致用,注重交流互鉴”。给学员们的“勉励”,同时也是对设计学院的期许。他激动的说,“同志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文化多样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底蕴和滋养,是创意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保护和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不仅要坚守传统,也要坚持创新!”

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对学员讲话
我爱这家乡的山河
也爱这磅礴的土地
还有那可爱的人呐
穿针、抡锤、印刻的那么仔细
看见我们来了,便抬起头相视一笑
一晃眼
就是三年

        自2015年以来,作为首批试点高校的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通过对三年研培计划的实施与实践,成为了大多数学员心中“最惠民”、“最务实”的活动。一方面她对于传承人群在基础、眼界、学养上的提高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她也让研培单位本身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学院构建特色优势的契机。在与学员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彼此摄取养分,使得地方高校在原有的地缘优势基础上,得以更多争取国家级、省级的科研项目;拓展自身在特色工艺方面、尤其是各类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校地、校企合作”等的工作,不断强化、扩大这种优势的影响力;而且“研培计划”本身就让师生对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感知达到了“零距离”的程度,让对文化、尤其是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文化更加自信,也更加充满信心。研培促进和唤醒了大家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的责任心,让人们在更加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守工匠精神,更能激发创造活力的同时,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从根本上实践传统工艺的振兴,在实践中提升高校自身的发展!

来源: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