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欢迎访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沈正春:退役武警上士的陶塑魂

发布时间:2017-08-22

         从武警上士到美术教师,再到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这一路走来,他用了22年的时间。他把从小对书画的偏爱和对家乡建水历史文化的眷恋融进紫陶作品中,曾耗费两年课余时间,创作前无古人之陶塑作品《建水古城》,独具匠心,不落窠臼。他就是建水紫陶雕塑匠人——沈正春。

        2017年7月,他第二次离开云南省,来到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浙江师范大学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班交流学习。本期“学员故事”将和您共同感受这位退役军人激情燃烧的陶塑魂。

(图1:沈正春在家中创作紫陶作品)

        沈正春,1969年生于建水古城。“对泥最早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到家附近烧砖瓦的黑窑厂搓泥球、捏储蓄罐、做财神爷……”他饶有兴致地讲述着童年趣事,“小学图画课上,我画的东西比别人好,时常得到老师的夸赞,这让我对绘画更感兴趣。”在少年时的玩泥巴和图画课中,他渐渐显现出对美术的兴趣,从单纯天真的感悟逐步踏进了极具感染力的写意境界。

(图2:沈正春珍藏的1981年小学图画课作业《天安门》)

        20世纪80年代初,从一幅国画《荷》开始,他的画作陆续在建水朝阳楼上展出的县级书画展中崭露头角。中小学美术课上的书画临摹和高中美术兴趣小组的素描、色彩学习,使他打下了美术的基础。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在建水六中举办了个人画展。

(图3:沈正春2017年的画作《寻梦桃源》)

        从无意识的玩乐到有意识的自学,沈正春用行动表明了对美术的热爱与执念。虽然当年的作品充满稚气,但年复一年的描绘练习,其作品俨然日趋成熟。那些依稀唤起的童年记忆,也似乎印证了他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的人生历程。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武打片、战争片中弘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入我心,那种骨子里的凌云壮志催促着我去当兵。”说起当兵,沈正春精神焕发。1990年3月,高中毕业的他入武警楚雄支队,实现当兵梦。服兵役期间,他被评为“擒敌能手”、“训练标兵”和“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警衔至“上士”。练武不忘修文,他还充分发挥美术特长,包揽了部队出黑板报、布标等宣传工作。

(图4:沈正春1993年当兵期间的照片)

        1994年12月,他带着对家乡和亲人的眷念,主动要求复员,之后被分配到母校建水六中教初中美术。一为重圆大学梦,二为提升美术功底,他分别于1996年和2005年考上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成人专科、专升本绘画班。前后6年的院校函授学习训练,经过静物、人物、人体的素描、色彩写生和国画临摹,使他尤其在国画山水创作上有了质的飞跃。2007年,他创办“画点画廊”,多幅自创书画作品被中外人士收藏。

        只要心中有梦,你就会与众不同,沈正春就是如此。他用心呵护、极力追求的当兵梦与大学梦费时11年,终于如愿以偿。也正是这些不同寻常的过往,成为他今后的制陶路上的垫脚石。

        “我是个‘家乡宝'(建水方言,表示爱家乡),对建水怀有深情的赤子之爱。建水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千年的人文情怀,一砖一瓦,都是我得天独厚的创作灵感源泉。”沈正春满脸自豪地介绍家乡建水。

(图5:沈正春及夫人与“建水紫陶四老”的合影)

        1994年,建水县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基于此,沈正春估摸着设计些旅游纪念品。于是,在2003年结识了“建水紫陶四老”之一的马成林先生后,他开始接触紫陶。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刻苦钻研,在纯手工制陶上,他自创出了“蜂窝法”,使一些泥塑作品局部因泥坯过厚烧制易爆坯的难点迎刃而解。他耗费了两年的课余时间,于2006年7月完成了陶塑作品《建水古城》。此后,沈正春灵感爆发、屡创佳作。2015年,创办“画点紫陶坊”;同年,荣获“云南省陶瓷工艺大师”荣誉称号;次年,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经过这十四年在紫陶上的实践,让他明白,没有之前所积淀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视野,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图6:沈正春的首件陶塑作品《建水古城》,创作于2004—2006年)

(图7:沈正春作品《丝路·寻梦》,2014年入选法国第20届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

(图8:沈正春作品《门神》,201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杯”金奖;2016年荣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意类作品金奖)

(图9:沈正春作品《临安盛宴·朝阳楼》,2016年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意类作品银奖)

(图10:沈正春作品《食为天》,2016年荣获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优秀作品奖;荣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意类铜奖)

(图11:沈正春作品《高山流水》,2016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杯”银奖)

(图12:沈正春作品《道罐》)

        谈及目前最满意的作品,他表示是下一件。“我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建水标志性名片根植于陶塑设计中,技术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升华。”沈正春笑言自己总比别人慢几拍。殊不知,大器晚成,一个坚定的目标,绝不会因为慢慢来而落空。我们期待着他创作出符合心意的陶艺品,同时,让更多去建水旅游的人能因他的作品而更增生活情趣、更爱云南之旅。

        沈正春为2017年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浙江师范大学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班学员。此次培训班由浙江省文化厅与云南省文化厅实施指导,由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具体承办,培训的主要对象为从事建水紫陶工作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以及以紫陶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作坊的管理和研发人员等。培训时间为一个月,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考察观摩、交流研讨、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课程设置上主要围绕非遗公约与非遗法、陶器与民俗、中国陶瓷简史、书法与国画、传统装饰图案、陶瓷原料分析、陶瓷作品鉴赏、工艺设计与包装、产品营销等内容展开,旨在全方位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艺术基础、审美能力以及产品设计水平与营销技能。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浙师文传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瓦仓南路瓦仓庄143号 邮编:650032 联系电话:0871-63615136,0871-63622225
技术支持:多彩科技 滇ICP备11002362号-1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