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新闻动态

南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在北京上演

发布时间:2007-09-26ihchina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人民网:9月15日,一幅“活”的《韩熙载夜宴图》现身北京。这部由台湾“汉唐乐府”剧社演绎的大型南音乐舞戏,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历史风华,被誉为“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

  找回古代生活的文化质感

  古画作变成“活”文化

  酽酽香茶里,缤纷花影间,韩熙载广宴宾朋。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风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在舞台上,歌者浅吟低唱,舞者高蹈轻扬。观众已恍若置身千余年前的五代南唐。

  南音乐舞戏《韩熙载夜宴图》取材于南唐顾闳中同名传世画作,该画作描摹了南唐名士韩熙载家宴行乐的场景,线条准确流畅,色彩工丽雅致,不仅是中国书画史的巨作,更是史学家考察五代晚唐文化和风情的重要典籍。

  然而,千余年来,《韩熙载夜宴图》只是一幅“沉睡”的画作,深藏于故宫。而台湾“汉唐乐府”创造性地将梨园戏的身段融入舞蹈作品中,演员的舞步融合了敦煌飞天的造型,让这幅“沉睡”了1000多年的画作,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无声转为有声,静态成为动态。

  “这部剧堪称歌、乐、舞,诗、书、画,花、香、茶的完美融合。”一位观众沉醉地说,“一想到我们祖先曾以这种优雅的方式生活,我就倍觉震撼,我们应该找回古代生活的文化质感”。

  “在这种意义上,运用代表中原古乐、华夏正声的汉唐遗音,让历史场景丝丝入扣地复活,这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

  化悠悠历史为璀璨一瞬

  “中原古乐”变革发新声

  《韩熙载夜宴图》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部分,乐舞戏也相应地分为沉吟、清吹、听乐、歇息、观舞、散宴六幕。剧作以南音作为歌道、乐道的主脉,衬托着剧情的发展。

  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郝誉翔认为:“南音的特点,就在它清丽悠扬,却又糅杂着一股凄楚哀伤,仿佛将要高亢嘹亮,但又忽然曲折低回,而其中,便藏有耐人咀嚼的无限情思,徘徊在音符的顿挫之间。”

  台湾著名建筑师、《韩熙载夜宴图》空间设计林洲民介绍说,“为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厚底蕴,我们从舞台布局到空间设计,从南音乐器到剧场坐席,都遵从古典风格,结合花道、茶道和香道的流动性展演,打破传统舞台模式中观众与演出者的界线,观者与演出者互为表里,感同身受。化悠悠历史于璀璨一瞬,这就是中华文化更需绵延的内在韵味”。

  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00多年前,福建先民把南音从大陆带到了台湾。南音被视作“中原古乐”、“华夏正声”的代表。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南音日趋凋敝。为推广南音音乐,1983年在台北成立的“汉唐乐府”不断创新,让南音产生了更加多元的诗意画境与视觉美感。

  “汉唐乐府”创始人、《韩熙载夜宴图》艺术总监陈美娥在首演后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她表示,“汉唐乐府”2002年创作了这个剧目,一直很想到北京演出,“画作本身就是故宫珍藏的国宝,在千年古都表现画中场景,实在是再合适不过”。陈美娥说,“南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汉唐乐府’深切期盼能借此演出,恢复南音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服装招标 消防招标 家具招标 医疗招标 安防招标 公安警察招标 交通公路招标 环保招标 园林绿化招标 电梯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