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白马口遗址

日期:2019-07-05 作者:周毅恒 图/文


      白马口遗址位于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白马口村委会向阳村西北约300米,勐果河与金沙江交汇处西侧的台地上。因遗址处在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范围内,为配合该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2月下旬至5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楚雄州博物馆、武定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发掘在严格执行国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同时,积极应用数字考古技术和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遗址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层堆积西南厚,随地势向东北逐渐变薄,厚度约为45-180厘米。遗址地层可划分为统一的四大层:①层为耕土层;②层为淤沙层;③、④层为青铜时代文化层。共清理遗迹239处,其中灰坑141个、墓葬41座、房址9座、沟8条、墙1道、柱洞39个,出土了以陶器和石器为主的大量遗物。

清理墓葬4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2座、石棺墓17座、瓮棺葬2座。石棺墓可分为仅有盖板,有盖板、挡板和侧板,盖板、挡板、侧板和底板均有三类;部分土坑墓和石棺墓在四壁和墓底涂抹有一层青灰色黏土,个别墓葬在尸骨上方也覆盖一层该种土壤。墓向以西南——东北向为主,墓主头向多为西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大部分墓葬无随葬品,仅有少量墓葬出土陶器、海贝、骨器和蚌饰。石棺墓11号墓葬形制较特殊,分两层,上层仅发现墓主下肢骨,下肢骨上方放置7件陶器,清理至墓底时于墓葬西部另发现4件陶器。

灰坑形制多样,以袋状坑、长方形灰坑、椭圆形和圆形灰坑为主。袋状坑总计20余个,广泛分布于发掘区内,出土遗物丰富,该类灰坑口小底大,深0.6-2.8米不等,大部分坑内堆积中含有大量的砂石块,部分坑底放置数块石板,其中灰坑23号灰坑底部还发现人骨一具。长方形灰坑底部略小于口部,平底,四壁较直,填土中夹杂大量红烧土和炭屑,出土的遗物较多。其余灰坑形制偏小,出土遗物较少。

清理的房址中仅6号房址为基槽式,其余房址仅发现若干排列有序的柱洞,为干栏式房屋的可能性较大,如1号房址,东西向,平面呈长方形,长约7.3、宽约3.6米。

灰沟按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类细长,填土较纯净,出土遗物较少;一类较宽较深,填土土色杂乱,出土遗物更多。

本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动物骨骼、红烧土块等遗物,其中编号小件器物1200余件。小件以石器为大宗,主要类型为斧、锛、网坠、纺轮和斧、锛类石坯,以及少部分刀、镞、凿、砺石和石范等。出土的石器中尤以10余件石范最为重要,其中可辨认的有铜戈、鱼钩范等。另有少量骨器、铜器和蚌器。骨骼多为牛、猪、狗等动物的遗骨。陶器以夹细砂陶占绝大多数,夹粗砂陶和泥质陶少见,陶色以红褐、灰褐、黒褐为主。陶器均手制,部分陶器内壁残存明显的泥条盘筑痕迹,陶器烧制的火候一般,部分陶器火候不均,器表颜色斑驳,质地较疏松。大部分陶器为素面,部分陶器表面磨光,仅少量陶器在肩部或颈部饰弦纹、刻划的网格纹或装饰乳钉,部分陶器器表保留分布规律的条带状抹痕,少量器底饰叶脉纹、绳纹。主要器型有折沿罐、侈口深腹小平底罐、小口鼓腹罐、双耳罐、单耳罐、钵、圈足豆等,器底有平底、圈足和假圈足三类,假圈足部分底内凹。

白马口遗址发掘清理了一批重要遗迹,出土了较多的遗物,是云南省本次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项目中发现的保存最好的遗址之一。白马口遗址出土的侈口深腹小平底罐、双耳罐、单耳罐、钵和圈足豆等陶器,与永胜枣子坪遗址的青铜时代墓葬、会理雷家山一号墓和会理粪箕湾水坪梁子墓地出土的同类器物接近,雷家山一号墓和粪箕湾水坪梁子墓地的年代大致在春秋时期,初步推测白马口遗址的年代与这些遗址年代大致相当,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遗址发掘过程中,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运用新技术,更加全面的获取遗址信息,为构建金沙江流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复原当时的生业状况和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遗址出土的石范也对研究西南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周毅恒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