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基因 传承民族精神--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成功举办

日期:2017-12-21 作者:肖依群、阮坤瑾、马秀娟图/李艾玲 文

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展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规格艺术盛会。最早由云南省文化厅与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同发起。自199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转眼二十年之约已至,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再次掀起一场辐射全省的民族民间艺术狂欢。

12月11日晚,玉溪市聂耳大剧院灯火辉煌,座无虚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全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此拉开帷幕。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致开幕辞,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宣布展演开幕,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德华致欢迎辞。云南省和玉溪市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正洪主持。仪式结束后,由玉溪聂耳竹乐团和玉溪师范学院师生共同参与创作的大型文艺演出《秘境云南》,为观众们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晚会采用大量云南特有竹制乐器,创新性地将各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器乐演奏与原生态民族歌舞融为一体,展示了来自云南26个民族血脉中流淌的文化记忆和世代传承的艺术基因,全场气氛热烈欢快,掌声、喝彩声不断。

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艺术创作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检阅。展演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展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保护的新风貌。

12月11日至15日,为期五天的展演活动,紧紧围绕“展示民族艺术风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举办了3场展演比赛,4场巡演及2场开、闭幕式综合晚会。来自全省16个州市22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基层文化馆、文化站工作人员等1000余人参加演出。其中包括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景颇族等6个人口较少民族的137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经过长途颠簸,从大山深处赶来,他们或领舞或伴唱,或主演或助演,用高超的技艺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敬畏之心感染着观众,为舞台增添了闪亮的光辉。

改变以往的单一标准,将参演节目分为传统性与创新性两类,是本届展演的全新探索和最大亮点。63个参展节目中,有34个传统性节目,29个创新性节目。

其中,传统性节目强调民间性、原真性。要求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形态,在不伤害原有形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编排,强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如玉溪市代表队的传统类舞蹈《磨皮花鼓舞》,取材于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花鼓舞”,演员阵容强大,以磨皮村及周边村寨的村民为主,分男女两队,在大鼓、腰鼓、锣、大钹、小镲的伴奏下起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表现了彝族祖先为保卫家乡骁勇善战、勇猛抗敌的大无畏民族气概。临沧市代表队的传统类声乐节目《赶马调·赶马阿哥要出门》源于永德县茶马古道流传甚广的山歌小调,曲调朗朗上口,歌词质朴感人,“豌豆开花四伸藤,赶马阿哥要出门,绿叶垫床天当被,就地挖个洗脸盆”,将赶马人路途中的酸甜苦辣演绎得淋漓尽致。

创新性节目强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意,立足传统且有新意。广泛选取当地独具特色的各类民族民间歌舞乐素材,或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中选取新题材,提炼新语汇,创作出既有浓郁乡土气息、鲜明民族风格,又能体现新时代风貌并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以昭通市代表队带来的回族舞蹈《心路传承》为例,节目以昭通鲁甸地区回族的生活情境为创作元素,结合回族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民族民间文化内涵加以提炼,通过艺术化、舞台化的处理,表现了回族人民传承古老文化和民族信仰,携手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景。怒江州代表队器乐类节目《怒族儿女欢乐多》则取材于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民间“嘟嘟哩”乐曲,采用改良版的“嘟嘟哩”与“连心笛”,由一对青年男女对吹,表现了二人相识、相爱、相守的爱情经历,节奏甜蜜而轻快,富有乡土气息与民族风味。

传统性节目与创新性节目主要的区别在于改编加工的“度”不同,但归根结底都致力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大批基层编导与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甘当民族传统文化与民众现代生活联通的桥梁,经过精心挖掘、整理、编创,将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参演节目中精彩呈现,除彝族民歌、布朗族弹唱、傈僳族民歌、口弦乐、安宁小调、彝族左脚舞、纳西族热美蹉、哈尼族棕扇舞、壮族纸马舞、白族霸王鞭、彝族花鼓舞、白族“力格高”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项目外,牡帕密(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