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喇叭小广场”遍布《小河淌水》的故乡

日期:2017-03-13 作者:白成瑾 图/金华 文

大理州弥渡县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弥渡民歌,二是花灯戏。民歌以《小河淌水》为代表誉满全球,弥渡花灯的美名使其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唯一花灯艺术之乡,表明了弥渡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在贯彻“唱响《小河淌水》,跳红弥渡花灯”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同时,弥渡县又提出了“大喇叭小广场”农村文化发展新思路,“大喇叭小广场”配套建设工程已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弥渡文化群众性基础广泛的优势,发挥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职能,有效利用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解决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弥渡县委县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大喇叭小广场”建设工程。

“‘大喇叭小广场’是弥渡的原创,县里开展专题调研,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审定实施方案,在其他州县得到了推广”。弥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晓丽说。弥渡县建设“大喇叭小广场”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奖代补,科学布局,“大喇叭”建设实现全覆盖。弥渡县于2014年4月决定实施农村“大喇叭”村村通工程。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弥渡县委将“大喇叭”工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查边改的重要事项之一,明确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县广电局、文体局、财政局统筹协调,各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要求县级挂钩单位把“大喇叭”工程作为2014年帮扶的重点工作,督促指导帮助挂钩村委会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二是以奖代补,科学布局。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乡镇设站、行政村设室、村组布点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实现广播收听播放全覆盖”的思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每个站室点补助1000元的标准,对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的进行补助。三是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制定了站、室、点配备最低标准,确保建成后具备接收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当地广播电台节目的功能,具备播放农业技术、森林防火、交通安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政策宣传和歌曲音乐的功能,具备应急通知、讲话的功能。四是加强管理,发挥作用。各广播站室点由乡镇文化站负责管理,各乡镇、村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日常设备维护,确保“大喇叭”工程建得起、管得好、受欢迎、起作用。

(二)整合资源,搞好结合,全力推进“小广场”建设。从2011年起,弥渡县建立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的文化设施建设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文化惠民扶持项目和资金的同时,整合农村“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美丽幸福新弥渡、省级园林县城、移民搬迁、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等扶持项目和资金,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城建成花灯广场百姓文艺舞台和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为核心区的花灯文化大观园,配套建设16个“小广场”。在乡镇建成8个文化站,其中有2个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站,4个为国家二级文化站,配套建设了8个“小广场”。在行政村(社区),将文化活动场所统一纳入规划推进建设,实现了全县8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完成集党员教育、文化活动、科技卫生等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目标。在自然村,结合新农村建设、“七彩云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幸福新弥渡建设和中小学撤校并点的实际,每年完成100个自然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新建、改造目标,实现各自然村文化活动室与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处、老年活动中心的融合共建。至2014年,全县共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463个,全县活动场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人均1.3平方米,覆盖全县89个村委会(社区)、40%以上的自然村。2015年5月,“大理州弥渡县大喇叭小广场配套建设工程”列入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弥渡县“大喇叭小广场”示范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大喇叭”实现全覆盖,成为农村版“好声音”。通过实施“大喇叭”工程,建成农村广播网络,实现了农村广播全覆盖,使基层组织更好地通过广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大喇叭”真正成为了弥渡农村版的“好声音”,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以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畅通问题。

二是“小广场”建到家门口,成为群众“文化联谊所”。2015年,新建活动场所303个,2016年整合资金建设新农村项目167个,强力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全县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文体活动10余场,带动乡镇、村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千场次,参加人员2万余人,观众累计20万人次,由文化部门造册登记并配发音响设备的农村文艺队壮大到578支,全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比如牛街彝族乡二宜可坝村,找不到大一点儿平整的地方建“小广场”,其中的篮球场就建在山坡上,篮球架用木板木棍支起来,按他们的话说“篮球滚下去要找三天才捡得回来”,条件虽然简陋,但老百姓高兴地说:“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党和政府会有这么好的政策,给了我们那么好的休闲地方。”他们不但自己玩得忘我投入,还请邻县村子参加拔河、打篮球比赛,其影响和带动意义可想而知。

有人曾发出提问:有多少人利用了“小广场”?县里领导回答说:具体数字不好统计,但各个场地天天有活动,参加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弥渡县的农村合作医疗搞得很好,但这两年积存的钱越来越多,当时想是不是老百姓不去医院看病了?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是住院的人少了,报销的人少了,所以积存的钱很多。为什么?因为建了很多“小广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参加锻炼,身体健康了,看病报销的人自然少了。

星罗棋布的“小广场”已经成为了弥渡全县人民展示文化软实力、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舞台。

谈及“大喇叭小广场”,弥渡县文体局白成瑾局长说:“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在弥渡干文化工作是幸福的,这是心里话。因为文化部门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花钱,而不是在帮财政苦钱。弥渡是个贫困县,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想做成一件事非常困难,但跟周边地区相比,弥渡县的财政投入是比较大的。我们说幸福,一方面是因为县委县政府对文化工作是真正重视,不是虚的宣传意义上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弥渡群众基础广泛,通过文体活动,让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共享发展成果,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幸福指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没有不把弥渡县文化工作干好的借口,更没有不把‘大喇叭小广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好的理由。”                  (白成瑾 图/金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