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曲遗址

日期:2016-04-04 作者:何林珊图/文

近期,为配合大理磻云落白族人文度假建设项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大理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的磻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磻曲遗址位于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选择文化遗存保存相对完整和遗迹丰富的两个区域:紧邻三阳城城墙的北侧发掘区为A区,A区1至5号探方主要为火葬墓集中分布区域;距A区约100米的南侧发掘区为此次发掘的B区,为青铜时代遗址。

A区共清理火葬墓86座、墓葬26座。火葬墓多以石板围砌墓壁,再以大石板作为盖板,部分盖板上还堆砌小石块,少量仅以圆形土坑作为墓坑,大多墓坑中填满木炭。葬具以带盖红陶外罐、带盖绿釉内罐为主;部分烧骨贴有金箔并有朱书梵文。以1号火葬墓为例,该墓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生土。圆形墓坑,坑底即为生土,坑壁用七块大石板竖向围砌,石板未经加工,形状不规则。坑内放置火葬罐,套罐,外罐为带盖红陶罐,内罐为带盖绿釉罐,内罐内放置烧骨。墓坑用几块扁平石板封顶,其上再堆砌小石块。其余墓葬以石板墓为主,均为明清时期墓葬。

B区共清理灰坑58个、房址50座、活动面12处、沟12条、石砌建筑13处,另有大量柱洞。房址以地面建筑为主,平面多为长方形,少部分房址有门道。大多房址没有经过精细的垫土、夯筑形成居住面,仅将地面略加修整使之平齐。由于人类居住活动时间较长,大多房址废弃后,又在原地重建,废弃房屋的堆积又成为新房屋的垫土。半地穴房址仅发现一座,26号房址,开口于第⑥层下,平面近方形,东南侧有门道。房屋中心立柱,柱坑用石块填塞以加固,地面平整光滑,坚硬致密。该房址似因火烧而废弃,废弃堆积以烧结土块、烧结土粒、炭屑及木炭为主,其中出土了大量陶片,多可修复,可辨器形有瓮、罐(或釜)、支足等。

B区的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数量较少。有斧、锛、凿、穿孔石刀、镞、网坠、砺石等;陶片均为夹砂陶,以红陶、红褐陶、橙红陶为主,有少量灰陶、灰褐陶。纹饰陶片较多,以刻划、压印或戳印为主,形成组合纹饰,多施于颈、肩部,具有典型的洱海区域青铜时代陶器的特征。可辨器形有釜、罐、钵、匜、瓮、带檐器、带耳器、平底器、圈足器、支足、纺轮、网坠等。根据陶器特点,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陶器以夹砂红陶、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器形有釜、罐、钵、匜、瓮、支足等,有少量带耳器;晚期陶器以夹粗砂橙红陶、粗砂红陶为大宗,器形多较大。除了早期常见器形外,新出现了带檐器。

遗址A区清理的晚期墓葬,形制多样,既有火葬墓,也有石板墓。火葬墓中既有修筑墓室、放置火葬罐并有石板、石块封顶的埋葬形式,也有野外火化后,随意挖坑掩埋、仅以一块立石作为标志的简易埋葬形式;石板墓既有单人葬,也有双人合葬。多种形制的墓葬,为当地葬俗特点及其演变、人口迁徙、文化融合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遗址B区文化堆积厚,文化面貌发展连贯,以连续、垒叠的房址、居住面为特点,早期房址废弃后,短时间内其废弃堆积又被作为新房址的垫土层而铺垫于新的居住面之下,多个居住面往往层层叠压,说明这是一处长期使用居住的、延续时间较长的聚落。从出土的生产工具看,既有斧、锛类开荒耕种的工具,也有陶网坠、石网坠、石镞等渔猎工具。说明当时的居民不仅营农耕经济,还存在渔猎经济,且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占更大的比重。

B区还进行了系统采样和随机采样,现场进行了浮选。发掘过程中,利用RTK测绘遗迹分布平面图,更加精准地记录了遗迹的位置和相对的位置关系,对A、B两区重点遗迹进行三维建模,更直观、立体地再现了遗迹保存的情况。

大理磻曲遗址B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堆积,是继宾川白羊村、大理银梭岛之后,新发现的一处极为重要的遗存,其文化堆积保存完整、文化发展连贯、遗迹遗物非常丰富,既体现了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的地域特征,为构建洱海区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年代框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

(何林珊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