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来鹤亭修缮工程

日期:2015-11-18 作者:李苑馨 图/文

 


来鹤亭位于石屏县异龙镇小瑞城村中末束岛上,又名海山亭。主体建筑坐西北朝东南,纵向布局。该建筑群由来鹤亭、文昌阁、魁星阁、山门组成。来鹤亭整体建筑群(来鹤亭、文昌阁、魁星阁)始建于明代崇祯六年(1633年),其中来鹤亭、魁星阁倾圯,清康熙十二年(1673)在原址上重建来鹤亭,清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重建魁星阁。“文革”期间,来鹤亭受到严重破坏,当地农民用来作牛厩,屋顶无人修缮,致使梁檐糟朽,导致局部倒塌。1991年得以保护修复,1997年建盖了山门。2013年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鹤亭建于高0.5米的台基上,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04.4平方米,高8米,为木结构八角单檐攒尖顶,亭子台基为土质,青石条彻筑台基边缘。方砖墁地,亭梁上使用短柱,柱头用斗拱支承飞檐出翘。来鹤亭的建筑结构应为八角,但建筑工匠巧妙地使亭和文昌阁后墙相连,从而省去了亭西二角,这种罕见的建筑结构具有独特风格。亭子南北向有耳房。亭前为雨花台,门额上悬“来鹤亭”横匾,亭内悬挂名人所题对联,亭中上梁塑吕纯阳骑鹤吹笛的泥像。亭南向立“天下第一亭碑记”为清代科进士罗长华所题。

亭的背后是文昌阁,明代崇祯六年(1633年)知州李犹龙乡官许瑞麟等人主持创建,阁为一楼一底,木结构抬梁式重檐歇山顶建筑,阁门西向,建于高1.9米的石台基上,占地面积157平方米,高10米,青瓦铺顶,门前有垂带踏跺。东壁与来鹤亭相接,脊檩上有明崇祯六年二月建造的墨书题记。东北向有小门一道,直通来鹤亭,阁门南向墙壁镶“文昌阁记”碑,北向壁上镶“小瑞城祀田碑”。

魁星阁与文昌阁相距7.5米,阁坐东朝西,位于文昌阁西向,为抬梁式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占地面积91.18平方米,高10米,青瓦铺顶。楼上脊檩上墨书题记:“康熙五十一岁次辰春月吉”,彻上明东壁有木质楼梯一架。阁门原在西向,“文革”期间被当地村民挖去建房,形成一陡坡,后来又将阁门改在东向。西向用一木质圆形装在门框上,东北向墙壁上镶“文昌阁祀田记”青石质碑一块,通高187厘米,碑高94厘米,宽54厘米,有碑帽和碑座,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立石。

来鹤亭中多有碑刻诗文:来鹤亭上有一块青石碑,高91厘米,宽48厘米,碑文皆书阴刻,正中直题“天下第一亭”五个大字,序文分列左右,小楷直书,计10行,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武举亚元,已丑(1889年)科武进士罗长华(石屏人,为我国晚清水师(海军)将领)于江南解组归里游来鹤亭敬书题“诸多胜景与吾屏来鹤亭有较胜者,有不如者,似天然亭景,当此题为最,特名曰天下第一亭”。

来鹤亭背后文昌阁门前左右墙壁内嵌二石碑,左碑尚好。碑名《文昌阁记》,通高257厘米,碑帽呈半圆形,高50.5厘米,宽75厘米,正中直刻篆书“文昌阁记”四字。碑名左边刻翔凤,右边刻一奔驰之麒麟,边缘刻舒卷之云纹。右碑高175.5厘米,碑文为小楷,从右至左直书,18行,碑文全文1047字。

昔时的异龙湖水位较高,小瑞城是湖中一岛,湖水萦绕,浪花拍岸,远望如海市蜃楼,近看似琼阁风清,素称石屏名胜,滇南首景,高人韵士,或呤诗作对,或铺纸涂丹,所以亭中楹联甚富,有说亭中联语集石屏文化之粹。清代石屏翰林张汉游来鹤亭曰:“一海三山共,风光聚一亭。鹅群秋水白,雁字远天青。未有游仙兴,空传画鹤形,羽人之我梦,弄笛与谁听”。又有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先生题书对联:“忆三岛旧游,愿与飞鹤轻鸥订南山北山之约;让西湖一步,试问秋芦春柳比苏堤白堤何如”。今由书法家孙太初先生重书此联挂于亭中。

由于年久失修,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来鹤亭出现不同状况的病害:屋面局部瓦面夹笼灰不饱满、脱漏,瓦件酥碱、破损,瓦垄有下滑趋势,出现漏雨迹象;木构件出现细小裂纹,表面油饰褪色、龟裂、脱落较严重,另有多处木构件均未制作地仗、油饰,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中。门窗均出现轻微走闪等问题,墙面抹灰层多处空鼓、开裂、脱落,内墙面轻微污染,外墙面褪色严重;院外围无围护墙体,人员可随意进入,保护围墙院内缺乏完善合理的有组织排水,院内大量石栏杆和台阶为后期加建。

上述问题亟待进行修缮。受石屏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的委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该建筑群修缮工程的勘察、测绘及设计工作,并作以下修缮方案:对屋面进行局部揭顶修缮;用科学方法去除后期人为不当改造时施用油饰,改为原状,对糟朽梁、柱及变形的门窗进行剃补加固,对起壳墙面抹灰进行处理,对石作缝隙间的杂草做适当清除;对院内排水工程进行有组织的整修疏通,对院内部分电路线路进行整改。同时对院内的环境进行整体的清理,并另立项进行消防、安防、防雷专项工程。于2014年12月完成该项目的野外现场、勘察、测绘、照片拍摄和相关资料收集工作,且在上述基础上完成勘察报告、实测图的编制。2015年3月,完成修缮工程方案及施工图的编制工作。2015年4月上报国家文物局评审获得通过。 (李苑馨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