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坚守•传承 ——传承人齐聚昆明讲述非遗故事

日期:2015-09-02 作者:马秀娟 图/丁晓冰 文

8月17日,云南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在昆明启动。集中授课之后,来自全省各地的传承人代表纷纷登上讲台,跟非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分享自己的非遗故事。

非遗传承人是本民族、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身上,承载着他人难以企及的绝技绝艺。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来源于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滋养,来自于老一辈杰出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也来自于每一位传承人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追求。正如滇剧省级传承人汪美珠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成为一名好的戏曲演员,除了恩师的教导,还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每一位传承人,都经历过艰辛而漫长的学艺历程,经受过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岁月的洗礼,才绽放出今日的光彩。

拉祜族芦笙舞的传承人李石开说:“现在,我们老达保寨的人唱歌已经唱到香港,唱到日本,唱到中央电视台。这是在以前我根本想不到的。”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传承人走出山寨,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带到了外面的世界。

时代在变迁,民族文化也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和挑战。曲靖洞经音乐的传承人李世玮坚守古乐传承已经三十多年了,他感慨地说:“著名的《广陵散》已经成了绝响,这样的憾事该不会发生在曲靖洞经音乐上吧!”传承人们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文化的血脉,肩负着将本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的重任。农村空巢化,传承后继乏人,是所有传承人共同的隐忧。面对传承中的种种困难,传承人们并没有退缩。他们选择坚守自己的文化,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满身技艺传给后人。傣族章哈传承人玉光把章哈演唱技艺带进了校园,培养了一批“小章哈”。她说:“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我真的很欣慰。他们让我充满能量,充满希望。”海菜腔传承人后宝云说,他培养过许多徒弟,然而,年轻人迫于生计,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外出上学,他总得寻找新的徒弟。他希望政府部门能为这些学艺的年轻人给予扶持,让他们能在学艺之路上看到光明,看到奔头。

每一位传承人都有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饱含传承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执着和坚守。正是这份执着和坚守,维系着红土高原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孕育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希望。